Page 122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122
图 4 大坝 1 + 300断面图 图 5 坝基渗流压力测点 S4测值过程线
S4测点位于副坝下游侧坝基,测压管管底深入 Q 3 pal (上更新统洪冲积低液限黏土及黏土质砂),
埋设高程为 883.65m,过程线无明显趋势性变化。该测点处渗压测值与库水位相关系数为 0.84,相关
性显著且受到降雨影响较小,过程线无明显异常跳变,测点数据可靠,适合本次模型建立使用。
4.2 监测数据预处理 原始监测数据中渗流压力数
据存在噪声和突变,小波降噪可以保留数据的边缘
信息,同时可以有效地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将原始
渗流压力数据输入,得到降噪后数据 如图 6所示。
可见降噪之后数据整体较为平滑,并使得变化趋势
更为明显。
图 6 降噪后监测数据观测时间历程
4.3 机理模型构建
4.3.1 模型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由于土石坝一般坝体较长,横向渗流作用甚微,二维模拟可以满足
模拟精度需要,因此本文采用二维渗流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取水库上一次安全评价报告中各分区材
料渗透系数建议值作为初始值,详见表 1,图 7为 1 + 300断面有限元模型。
图 7 1 + 300断面有限元模型与网格剖分
由表 1可知,新旧坝体的水平渗透系数(k)与垂直渗 表 1 渗透系数初始值 单位:m?s
x
透系数( k)非常接近,新坝体二者相差 9.87%,旧坝体二
y 编号 坝体分区 水平渗透系数 垂直渗透系数
者相差 1.26%,且其余分区材料的 k与 k均相差不大。在
x y - 7 - 7
1 新坝体 4.05 × 10 3.65 × 10
反演模型构建过程中,若同时反演各分区 k与 k,且需要
x
y
2 旧坝体 7.8 × 10 - 7 7.9 × 10 - 7
考虑 4个测点测值进行寻优,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与唯一性
3 排水暗沟 1.0 × 10 - 5 1.0 × 10 - 5
难以保证。为了简化反演模型,提高反演效率,依据水库
4 贴坡排水 1.0 × 10 - 5 1.0 × 10 - 5
上一次安全评价中对副坝该断面的勘探结果,作出以下假
设:( 1)新坝体、旧坝体、排水体三个分区 k= k;(2)黏 5 黏土 Q 3 2.84 × 10 - 6 1.29 × 10 - 6
y
x
土 Q、砂土 Q、黏土 Q三个分区 k与 k比值为定值,其 6 砂土 Q 3 2.61 × 10 - 6 1.32 × 10 - 6
3 3 1 y x
值为上一次安全评价报告中的比值,则 k?k = 0.45 , 7 黏土 Q 1 3.29 × 10 - 9 1.34 × 10 - 9
y x黏土Q3
k?k x砂土Q3 = 0.50 ,k?k x黏土Q1 = 0.41 。
y
y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本次参数敏感性分析试验设计,选择该断面 4个测点渗压计算值作为试验
4
— 4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