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4期
P. 53

期表现最为显著;1880 年至今分析,仍以 33 a 周期为主,但是以 66 a 周期的振幅信号增强。总而言
              之,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河流域近 500 多年降水数据的周期性存在由短周期转向长周期的变
              化趋势,近 200 年,降水以 66 a 为周期的振幅越来越强烈,值得注意的是周期变长旱涝时期持续年份
              也会加长,面临的旱涝风险加剧。
















                                            图 6 海河流域 546 年降水数据的小波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小波分析结果,基于 EEMD 方法对海河流域 546 年降水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得
              到主要分量 (IMF) 的周期性变化,图 7 展示了 3 个主要分量 (IMF3—5),其中 IMF3 表征 17 a 周期,
              IMF4 表征 33 a 周期,IMF5 在近 200 年来表征 66 a 周期,基于 EEMD 模态分解的结果,从时序上分析可
              以得到与小波分析相似的结果。通过 IMF3趋势,可以看出在 1500—1630年时间序列上,17 a的周期表现
              最为突出;通过 IMF4 趋势,1600—1750和 1850—2022年时期,33 a的周期表现最为突出;通过 IMF5趋
              势,1850—2022 年时期,66 a 的周期表现最为突出。因此,两种分析方法均反映海河流域降水存在 17、
              33 和 66 a 的周期振动现象。同时,也都证实了近 200 年,降水以 66 a 为周期的振幅越来越强烈。


























                                         图 7 海河流域近 500 多年降水数据 EEMD 模态分解结果

                  关于 PDO 指数对于华北地区降水影响的主要观点是 PDO 正位相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而负位
              相下降水较少,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的 PDO 与夏季华北降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计算
              了年 PDO 与海河流域年降水关系,也同样表现出上述现象,负相关指数为-0.504。但是本文是要突出
              年 PDO 指数的周期现象,1900—2022 年,小波分析发现年 PDO 指数存在的主周期约 64 a(图 8(b))。
              年代际尺度 PDO 作用我国南涝北旱降水格局                  [30] ,这是普遍认同观点,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近年来
              海温和环流剧烈变化          [31] 。可能会对海河流域降水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或者是加大对海河流域的降水
              影响等,以上两个观点可以为海河流域近些年 66 a 周期振幅强烈现象提供一些解释说明。
              3.2.2 降水周期性空间变化 为 了 分 析 海 河 流 域 周 期 变 化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 图 9 计 算 了 各 站 点基 于

                                                                                                — 471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