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4期
P. 55
增加的趋势(1.24),而由图 10(d)可知,16 个周期内降水偏少时期平均降水量却表现出一个下降的趋
势(-1.24),这种现象暗示该地区旱涝加剧的可能性,未来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图 10 基于周期分析的海河流域降水状态
海河流域发生 66 a 周期信号增强,概率为 23%,是第二主周期。如图 10(b)所示,可划分出 8 个
整周期和最近正在发展的一个周期,周期内降水偏多年和偏少年平均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约为 32 a。其
分布概率表明距离最近一个周期,海河流域降水偏多时期大约有 71% 的概率持续 30~34 a,即 2022 年
之后海河流域还能持续 20~24 a 降水偏多时期,然后步入降水偏少时期,偏少时期大约有 85% 的概率
持续 30~34 a。
4.2 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的降水偏丰红利 2012 年以来,海河流域整体处于降水偏丰时期,再
叠加 2013 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相继通水,以及大规模的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河湖复苏行动,海河
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35] 。断水百年的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断流 26 a 的永定
河实现全年全线有水,白洋淀水域面积保持稳定,尤其是华北平原深浅层地下水位整体均处于回升的
趋势。在看到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成效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丰水期的红利作用。以 2021 年为
例,海河流域降水量高达 838 mm,比多年平均偏多 59%,研究假定 2021 年为平水年 533 mm 降水量,
并与实际降水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 2021 年降水的贡献,海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多回
[36]
升了 1.74 m,深层地下水位多回升了 2.86 m ,几乎占 2018—2022 年水位回升总效果的一半。可以看
出,地下水位大面积回升是人努力、天帮忙共同作用的结果,丰水年对地下水的补给效果十分显著。
— 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