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4期
P. 87

图 3 无前馈 LQR控制算法应用于工况一的控制过程























                                        图 4 流量补偿前馈 LQR控制算法应用于工况一的控制过程























                                       图 5 本文前反馈混合 LQR控制算法应用于工况一的控制过程

                  图 3(a)对比图 4(a)和图 5(a),显著区别在于 10h之前无前馈 LQR控制算法的过闸流量保持初
              值不变,导致其控制点水位在 10h取水流量开始增大后急剧下降,水位偏差范围为[ - 0.27m ,0m];
              而流量补偿前馈 LQR控制算法与前反馈混合 LQR控制算法由于提前控制增大过闸流量,对 10h的取
              水变化有对冲效果,其控制点水位变幅分别控制在[ - 0.12m ,+ 0.12m ]和[ - 0.08m ,+ 0.04m ]内。显
              然,设置适当的前馈控制提前增大?减小上游闸门的过闸流量,能够有效削减水位波动的峰值与累积偏

                                                                                                —  5 0 5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