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4期
P. 9

坡降比,即滩地横比降和河道纵比降之比,该值越小,说明滩区横断面形态越优;Q                                          D, l  为第 l 河段主

              槽、嫩滩、二滩和高滩的过流能力,类似于平滩流量计算方法,河段各断面滩槽行洪能力由水沙动力
              学模型计算得到。大洪水情况下,滩槽行洪能力优先满足主河槽过流,水位大于主槽两侧滩顶高程情
              况下,使两侧滩地逐渐过水。
              4.2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目标 F 表示为:
                                                            2
                                                                                                       (7)
                                                F 2 = μ 21 F 21 + μ 22 F 22 + μ 23 F 23
              式中:F 、F 和 F 分别为社会服务、供水保障和发电效益;μ 、μ 和 μ 分别为三个目标的权重。
                      21  22   23                                      21   22  23
                  社会服务目标函数表示为:
                                                  max F 21 = opt{B C ,B T ,B A}                        (8)

              式中:B 为文化价值,用河流文化遗产即水文化科普基地数量表示;B 为旅游价值,用水库和沿河风
                      C
                                                                               T
              景区的休闲旅游热度表示            [16] ;B 为水产养殖业年产值。
                                           A
                  供水保障目标函数表示为:
                                                             M  J  T  (    )
                                             max F 22 = (1 - G)∑∑∑ f W (t)                             (9)
                                                                        j
                                                                        i,
                                                             i = 1 j = 1 t = 1
              式中:G 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分配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表示分配越不均衡,具体计算方法
              参照文献[17];J = 1,2,3 表示共有生活、农业、工业 3 种用水方式;T 为调控时段数;W                                  i,j (t) 为第 i
                                                     (
              个水库第 j 种供水方第 t 个时段的供水量;f W                i, )
                                                         (t) 为第 i 个水库第 j 种供水方式的价格函数。
                                                         j
                  发电效益目标函数表示为:
                                                 max F 23 = opt{E i ,E ,E G,}                         (10)


                                                                       i
                                                                   i
                                                                  S,
              式中:E 为第 i 个水库的年发电总量;E 为第 i 个水库的发电稳定性;E                           G, i 为第 i 个水库的供电保障率。
                      i
                                                   i
                                                  S,
              4.3 生态环境良性维持 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目标 F 表示为:
                                                            3
                                                                                                      (11)
                                                F 3 = μ 31 F 31 + μ 32 F 32 + μ 33 F 33
              式中:F 、F 和 F 分别为水空间连通、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达标;μ 、μ 和 μ 分别为三个目标的
                      31  32   33                                              31   32   33
              权重。
                  水空间连通目标函数表示为:
                                                                 WS      ü
                                                          ì Q l
                                               max F 31 = opt í  ,  ,EWS ý                            (12)
                                                          î Q l,E  WS 0  þ
              式中:Q l 和 Q  l,E 分别为第 l 个河段的流量和最小(适宜)生态流量,两者之比为生态流量满足率,枯水年
              应选择生态基流计算满足率,平水年和丰水年应选择适宜生态流量计算满足率,生态流量满足率大于
              1 的情况下取值为 1;WS 和 WS 分别为现状水域面积和参照时间的水域面积,两者之比为水域空间保
                                          0
              留率;EWS 为年度生态补水量,包括流域面和河口的生态补水量。
                  水生态健康目标函数表示为:
                                                        K
                                               min F 32 = ∑ ω l,k| SIN l,k  - SIN l,k |               (13)
                                                                        *
                                                        k = 1
              式中:反映水生态健康的指标共有 K 个,如土著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种类数、生物量、密
              度、多样性、完整性等,各河段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典型指标;ω                                  l,k  为第 l 河段第 k 个指标的权重;
              SIN l,k  为第 l 河段第 k 个指标的适宜值;SIN       l,k 为第 l 河段第 k 个指标的实际值。
                  *
                  水环境达标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 F 33 = ω EIN /EIN l,n                           (14)
                                                                      *
                                                                 l,n
                                                           l,n
              式中:反映水环境达标的指标共有 N 个,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三类,各河段可
              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典型指标;ω               l,n 为第 l 河段第 n 个指标的权重;EIN         l,n  为第 l 河段第 n 个指标水质标准
                                                                             *
             (I 类,II 类,…,劣Ⅴ类)的阈值;EIN              l,n  为第 l 河段第 n 个指标的实际值。
                  由于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达标两个目标不易直接计算,可构建水沙-水生态-水环境模型和水-沙-
                                                                                                — 427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