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121

服务业用水需求弹性较大,受行业多样性及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影响较为明显。各
              地区单方工业用水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单方工业用水效益最高的是北京市(51.4 元),河北
              省次之(41.3 元),天津市最低,为 20.4 元。各地区多年平均单方居民用水效益变化相对稳定且差异较
              小,整体处于 4 ~ 6 元之间。整体而言,水资源效益及单方水资源价值受供水量、用水量、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及供水目标等多种因素影响。
                  (3)区域机会损失效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挑战是确保输水水质安全,因此东线治污区大
              力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业结构调整和综合治理等行动。与调水区参照区选择原则相同,江苏
              和山东省治污地区对应的参照区分别是盐城市和日照市,评估结果如图 4 所示,2006—2023 年,东线
              治污区工业发展机会损失累计为 1513 亿元,年均损失为 84 亿元,其中,江苏省累计损失 393 亿元(占
              比 26%),山东为 1120 亿元(占比 74%)。自 2020 年起,随着产业结构逐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东
              线受水区机会成本损失整体呈下降趋势,到 2023 年机会成本损失已减少至 65 亿元。
              4.2.2 生态效益
                  (1)沿线生态效益。主要包括中线沿线生态绿化带建设及东线工程调水沿线水域面积扩大及湿地
              修复产生的效益,其中生态带建设新增的绿地面积高达 2.9 万 hm 。采用单位面积当量因子法计算的结
                                                                         2
              果显示,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沿线生态价值累计 1536.3 亿元,每年约有 143 亿元,其中 91%的生态效益
              集中在东线受水区。
                  (2)区域地表生态补水效益。采用单位面积
              当量因子法对受水区各地区水体生态效益进行
              评估,结果显示,2015—2023 年受水区水体年
              均生态效益约为 4951.2 亿元。各地区工程生态
              补 水 量 占 地 表 水 储 量 的 多 年 平 均 比 例 处 于
              0.12% ~ 4.23%之间。工程运营以来,南水北调
              工程为沿线河湖生态补水 190 亿 m ,产生的生
                                              3
              态效益累计为 489.1 亿元,平均单方生态用水效
              益为 2.56 元。如图 7 所示,天津市地表水生态累
              计效益及多年平均单方生态补水效益均为受水
              区最高值,分别为 262 亿和 12.33 元。这主要是                              图 7 受水区地表生态补水效益情况
              由于天津市地表水环境本底条件较好,即单位
              地表水储量便可涵养相对较多的水域或湿地,生态补水量贡献占比为 4.23%。河北省地表水生态效益
              累计为 92 亿元,由于其地表水储量较大,工程生态补水的贡献相对较小,为 1.07%,单方生态补水价
              值为 0.91 元。北京市地表水生态效益累计为 77 亿元,自 2021 年后,生态补水力度大幅提升,同时受
              气候因素影响,其生态补水效益显著提升,单方生态补水效益最高达 5.77 元。河南省和山东省由于生
              态补水量较少,分别为 44.6 亿和 11.8 亿 m ,地表累计生态效益相对较小,分别为 22.8 亿和 34.7 亿元。
                                                    3
              区域间地表生态补水效益的差异主要受到水域面积、水文气候条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影响。
                  (3)区域地下水环境改善效益。在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及地下水压采行动的实施下                                      [28] ,地下水压采
              量已超 90 亿 m 。为了重点反映南水北调工程所带来的地下水效益,本文采用城区地下水压采量作为
                           3
              南水北调地下水效益的依据,即假定城区地下水压采量主要依托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以及水资源置
                                                                                                        [8]
              换方式。单方地下水压采量可减少的预防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工程成本分别取 0.6 和 5.32 元 ,
                                                    [4]
              单方地下水调蓄价值取各省综合水价代替 ,为 4.9 ~ 6.1 元。城区地下水压采量产生的地下水位变化
              值采用式(11)进行换算,结合地下水开采量与水位每上升 1 m 可节约的耗能费用(约 0.07 元),获得地
              下水开采节约能源效益。结果显示,2014—2023年,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区累计压采地下水量约为 68亿 m ,
                                                                                                          3
              产生的效益总计为 1147.8 亿元。其中,预防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漏斗下降效益、地下水压采量调蓄效益
              和地下水水位上升的节能效益分别占 34.7%、29.9%和 35.4%。各地区地下水压采效益,如图 8 所示,

                                                                                                — 667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