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117

的市场交易挂牌价,实现对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容量损失的评估。
              3.2 基于 CGE 模型模拟方法 为对比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在未来不同供水情景下的宏观经济影响,本
              文以南水北调东、中线 6 省(市),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作为研究区,构建南水北调
              工 程 动 态 CGE 模 型(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NWDP-DCGE 模型),具体介绍如下。
              3.2.1 基准模型的构建 基于南水北调东、中线 6 省区域特性,构建包含水资源生产要素的 SNWDP-
              DCGE 模型。借鉴秦长海         [20] 对供水水源的分类,将该要素细分为原水、自来水和再生水。各水源对应
              的供应部门(原水供应业、自来水供应业和再生水供应业)是在各省(市)2017 年 42 部门投入产出表的
              基础上,结合各行业对不同水源的利用数据及水价,从“水生产与供应行业”与“水利管理业”细化
              而来。如图 2 所示,该模型包含三类行为主体(居民、企业、政府)、三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水资
              源)以及 5 个主要模块(生产、消费、收入、储蓄、贸易)。为确保模型的闭合性,假设市场达到供需平
              衡,即商品供给等于需求,总投资等于总储蓄。这一均衡状态下,原水、自来水和居民用水的供给量
              被视为外生变量,其价格由模型内部因素互相作用决定。CGE 模型原理、结构及方程表达式则详见文
              献[20-21]。

































                                                图 2 SNWDP-DCGE 模型结构示意

              3.2.2  动态机制的设置  由于基准模型以 2017 年为基准年,为了模拟调水工程不同供水方案对宏观经
              济的影响,需引入动态机制设定未来无外部冲击或政策变化时的经济自然增长路径,将其作为基准情
              景。本文选择递归动态模型,以 2018—2023 年为历史校验期,2024—2035 年为模拟期,动态机制主
              要通过资本积累、劳动积累和技术进步随时间的变化来进行描述                               [21] 。每一期资本供应量与前期的资本
              形成有关,本文资本折旧率范围为 3% ~ 8%;劳动增长率以人口增长率代表,多年平均劳动增长率为
              -0.6%  [22] ;各产业技术进步率主要参考文献 [20,23-24]。研究区模拟期 GDP 年均增速取 3.8% ~
              5.2%  [22] 。为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应用之前对模型进行闭合性、一致性、价格齐次性、结果
              平衡性以及历史期动态等检验。
              3.3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水量数据、投资数据主要来自各省(市)“水资源公报”,《中国南水北调建设
              年鉴》《河南省南水北调年鉴》《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治污卷)》《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经济卷)》;土地利
              用信息来自 Modis 遥感数据(https:/appeears.earthdatacloud.nasa.gov/),精度 500 m;沿线水域、湿地增
                                             /
                                                                                                — 663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