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120
损失 2.53 亿元,襄阳市和荆门市的损失占比相对较高,分别占 43%和 19%。
4.2 受水区现状效益评估
4.2.1 社会经济效益
(1)投资效益。受水区投资效益评估方法与调水区相同,评估结果如图 3 所示。南水北调工程受水
区累计投资 3515.7 亿元,占总投资的 75.7%。投资费用主要用于干线输水工程、配套工程和治污工程
等建设,分别占 54%、42%和 4%。投资共带动 GDP 增长 4453.4 亿元,对 GDP 的贡献率达 1.27。其
中,江苏和北京的投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 1.70 和 1.47。总体而言,相比较建设期,工程在运营期的
投资对 GDP 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导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此外,从
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正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和技术驱动转型 [27] 。
(2)供水效益。截至 2023 年底,南水北调工程总供水量为 643 亿 m ,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工业
3
生产和河湖生态补水,均占总供水量的 30%左右。农业用水量占比约为 9%,主要集中在河南省。
东线一期受水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和山东省,由于江苏省供水数据缺乏统计,未考虑其供水效益。山
东省供水总量约为 45 亿 m ,年均供水量不足 5 亿 m ,远低于规划年均供水量,但其供水量逐年增
3
3
长。中线受水区占总供水量的 93%,累计供水量为 598 亿 m 。自 2020 年起,达效率均高于 90%。河
3
南和河北供水量最多,分别累计供水 206 亿和 197 亿 m 。北京和天津供水量相近,分别为 93 亿和
3
102 亿 m 。
3
根据分摊系数法评估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供水效益,其中,为细化工程对受水区服务业和居民生活
供水效益,本文依据地区家庭生活用水量与服务业用水量的比值,对城市供水量进行了分配。结果显
示,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总计为 12 378.3 亿元,单方水资源效益为 19.2 元。如图 6 所示,不同行业
用水的水资源效益及单方水资源效益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服务业用水效益占比最大(53%),单方
用水效益高达 101.3 元。工业与居民用水效益分别占比 37%和 9%,单方水资源效益分别为 32.1 和 5.2
元。农业灌溉用水效益占比最小,不足 2%,单方水资源效益 3.8 元。各地区单方供水效益范围在 9.0 ~
46.3 元之间,北京市单方水效益最高。各地区多年平均单方水资源服务业用水效益波动较大且差异显
著,多年平均单方服务业用水效益最高的是北京市(149.8 元),最低是山东省(31.1 元)。这主要是由于
图 6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情况
— 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