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76
图 3 改进的微粒子群算法流程图
粒子群 [31] 或差分进化 [32] 等进化算法,而下层模型求解算法既可以采用进化算法 [33] ,也可以采用内点
法 [34] 等经典数学方法进行求解。进化方法虽可以应对复杂问题,但求解效率一般较低。因此,本文提
出一种基于改进微粒子群的变维搜索算法(Variable-Dimensional Search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Micr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VDS-IMPSO),对上层模型通过逐步迭代的方式进行寻优,每次求解过程
仅针对部分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可极大提升求解效率。下层模型则采用成熟的数字优化求解器进行
求解。
3.2 基于改进的微粒子群的变维搜索方法
3.2.1 改进的微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一种适用性强且易于实
现的进化算法。然而,该算法需要较大规模的种群,增加了计算负担。近年来,小种群技术被引入到
粒子群算法中,称为微粒子群算法(Micr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
然而,研究 [35-36] 表明,小种群会加速多样性损失,更易出现“早熟”问题。为此,本文引入基于
禁忌表的重启动策略 [36] 对 MPSO 进行改造,所提出改进的微粒子群算法整体框架如图 3 所示。与标准
PSO 算法不同,IMPSO 算法每迭代一次之后,算法即对种群收敛程度进行评估,若在可接受范围内,
则不对种群进行任何操作;若收敛程度较高,表明算法已经陷入局部最优,此时将当前的最优解放入
禁忌表中,表示此点及其邻域已被搜索过,不再重复搜索。而后,对种群进行重启动,使用远离禁忌
表中粒子的新粒子种群代替原有粒子种群。
3.2.2 变维搜索算法 在小种群粒子群求解框架下,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优化通常是困难的。为此本
文提出一种变维搜索方法,核心思想是:在搜索过
程中,并非对所有参数同时优化,而是按照参数对
模型影响的大小逐个进行锚定;后续在已锚定参数
的条件下,对其余参数进行寻优。为避免锚定参数
顺序导致陷入局部最优,迭代过程中需不断更换锚
定对象。
为方便叙述,假定共有 γ 个 (本文待求参数为
4) 待求参数,分别以英文字母 A、B、C、D……表
示,具体步骤如图 4 所示。
步骤 1:确定搜索顺序。在搜索空间内随机进
行 β 次实验,并取最好的 ε (ε < β)个结果,分别计
算 γ 个参数的标准差,并按照标准差从小到大的顺序
对参数进行排序,为方便叙述,假定其顺序为 A—
B—C—D—……;
步骤 2:对参数共计进行 γ-1 轮寻优计算。在 m
轮寻优过程中,首先,固定除参数 A 以外的所有已 图 4 变维搜索算法原理示意图
— 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