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2年第53卷第6期
P. 45
表 3 产流基准埋深计算结果 (单位:m)
残余含水量 凋萎含水量 土壤相对湿度 52%
水资源分区 总体
壤砂土 壤土 壤砂土 壤土 壤砂土 壤土
滦河平原与冀东沿海诸河 3.2 2.8 3.4 3.4 3.5 3.6 2.8~3.6
北四河下游平原 3.3 2.9 3.1 3.1 3.2 3.3 2.6~3.3
大清河淀西平原 5.1 4.5 5.3 5.3 5.5 5.7 4.5~5.7
大清河淀东平原 1.9 1.7 2.0 2.0 2.1 2.2 1.7~2.2
子牙河平原 5.0 4.4 5.3 5.2 5.4 5.6 4.4~5.6
漳卫河平原 3.1 2.7 3.3 3.3 3.4 3.5 2.7~3.5
黑龙港及运东平原 2.4 2.1 2.5 2.5 2.6 2.7 2.1~2.7
徒骇马颊河平原 2.2 1.9 2.3 2.3 2.4 2.5 1.9~2.5
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产流基准埋深呈现沿山前冲洪积扇 - 平原逐渐减小。属于平
原的有大清河淀东平原、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徒骇马颊河平原,产流基准埋深在 2~2.5m;子牙河
平原、大清河淀西平原属于山前冲洪积扇区,产流基准埋深约在 4~5m;漳卫河平原、滦河平原与
冀东沿海诸河、北四河下游平原跨山前冲洪积扇和平原,产流基准埋深介于前二者之间,约为 2.5~
3.5m 。
3.1.3 实证分析 根据华北平原主要水文站 1950—1970年代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华北平原自然
常态条件下的地下水埋深。结果如图 3。产流基准埋深都在地下水位波动范围内且接近平均值,与实
际情况相符。
图 3 华北平原不同流域地下水监测站历史埋深变化
3.2 地表径流消失临界埋深分析计算 以产流基准埋深为基础,继续分析计算地表径流消失临界埋
深。降雨量、水面蒸发量等均与上节一致。
以式(10)、式(11)估算相关参数。给水度来自文献[17]确定,如表 4。
— 6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