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134
图 12 闽三角城市群综合适灾网络多层级要素衔接
表 2 闽三角适灾网络要素衔接策略矩阵
构成 策略体系 网络层级 策略落实主要方向 规划实施路径 规划目标
水域陆域修复; 生态源地 修复水文循环系统完整性、协调生境维护 国土 空 间 用 途 管 制、 能量 平 衡 维 稳 + 城 市
源地 底线范围界定; 城镇源地 契合自然格局和灾害规律、存量资源整合 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 空间 增 长 管 理 + 城 镇
源地融合提质。 预警区 引导生态价值与城镇空间拓展多样性 整治专项规划等 化与灾害矛盾缓解
一级节点 保护多元生境单元、提高水土涵养能力
自 然 保 护 地 专 项 规 提供畅 通 的 产 汇 路 径
二级节点 结合城市景观、交通防护、农业生产等功能,
生态节点和关键 划、海 岸 带 专 项 规 + 有 效 滞 留 暴 雨 期 地
生态 生态敏感单元保 三级节点 修复受人工活动影响造成的生态斑块破碎 划、环湖沿江地带专 表径 流 + 补 充 地 下 水
适灾 护修复; 区域绿色基 根据网络 结 构 修 复 区 域 干 流 水 系、河 道 冲 项规划、沿山地带专 源涵 养 量 + 削 减 峰 值
网络 绿色基础设施网 础设施廊道 沟、雨洪调蓄空间及潜在汇水径流路径 项规划、生态绿地系 水量 + 延 长 峰 值 抵 达
络路径组织。 统专项规划、海绵城 时间 + 强 化 自 然 人 工
建成区绿色基 根据网络 结 构 疏 通 城 市 干 渠、交 通 设 施 绿
市专项规划等 系统整合效率
础设施廊道 廊、公园绿地等,规划海绵城市并落实工程
强化灾时邻近中心城镇联系,提升区域低风
构建区域疏散网 一级疏散通道 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 降低灾 时 人 员 物 资 集
社会 险点灾时枢纽服务职能
络链接;构建物 划、公共服务设施专 散成 本 + 提 高 应 灾 效
适灾 二级疏散通道
资 集 散、 避 难、 引导局部疏散路径畅通,根据可达范围规划 项规划、市政基础设 率 + 削 减 对 生 态 源 地
网络
公服枢纽 避难场所和公服设施,提高灾害响应效率 施专项规划等 胁迫
三级疏散通道
注:表中 “规划实施路径” 依据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 《城市设计导则》 等规划的专题研究
要求进行细化。
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智慧技术支持的灾害管控平台,解决跨区域灾情沟通屏障问题,对灾害全
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在联防机制实施主体上,参考治理整合模型,结合公共平台建设 [32] ,将闽三角城
市群联动防灾机制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多层级整合,各层级包括各级政府的灾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共管资源共享平台,统筹灾害规划响应;二是各级政府其它部门组织间的功能整合;三是公私整合,
— 8 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