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83

2.2 建模数据
              2.2.1 基础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包括研究区基础水文、地形、管网、河道数据,并采用联合调度
              方式调节内河水位,涉及多个调度工程,包括位于研究区上游的八一水库、井店湖,作为水系枢纽的
              琴亭湖,以及沿江的多个闸门和泵站。这些水工建筑及调度工况数据主要来自于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
              联调中心,以及前期的实地调研工作。图 2为前期工作中收集的研究区基础建模所需要的管网、DEM
              (2m分辨率)、建筑物分布。在具体建模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简化。
























                                                      图 2 基础建模数据

              2.2.2 水工程数据 晋安河片区上游有八一水库、井店湖两个主要水库,八一水库下泄流量沿新店溪
              而下汇入琴亭湖,新店溪河长约 2.5km,河宽约 10~25m。井店湖顺解放溪而下汇入琴亭湖,解放溪
              河长约 3.4km,河宽约 9~16m。琴亭湖上承上游入流、下接中心城区排水主渠道,起到重要的枢纽
              作用。
                  八一水库是福州市重要的小(一)型水库,位于新店镇赤桥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城市旅
                                                                                                    3
              游、景观、供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八一水库按 50年一遇标准进行设计,防洪库容为 111万m ,正常
              水位为 48.2m,汛限水位为 46.0m。在防洪排涝调度中,水库蓄滞洪水的作用明显,可以缓解下游城
              区发生内涝的压力。1996年改造后的溢洪道采用开敞式的宽顶堰式,堰顶高程 43.90m,最大过水深
                                           3
              5.60m,最大泄流能力 549.14m ?s。堰上设闸门,闸门孔数为 4孔,每孔净宽 6.5m,闸门平面尺寸
              6.5m × 4.8m(宽× 高),为平面定轮钢闸门。
                  井店湖位于福州晋安区新店镇井店村,北起山北路,南临解放溪。井店湖位于东北侧山区和城区
                                                                              2
                                                                                                3
              的连接地带,井店湖可有效起到分洪排涝的作用。湖体面积约 5.89hm ,总库容 29.1万m ,最大可调
                               3
              节库容为 18.4万m 。常水位为 12.5m。暴雨时河道水位迅速上涨时,井店湖通过分流解放溪洪水,减
              小汇入琴亭湖水量,缓解区域排涝压力。
                                                             2
                  琴亭湖位于江北城区北部,汇水面积达 43.0km ,扩湖后湖底高程为- 0.5~ - 0.75m ,水位 7.80m
                                                                3
                                3
              时库容达到 111万m 。琴亭湖最大可调节库容 105万m ,常水位 5.0m。琴亭湖以上集水面积大,承
              接上游五四片区山地洪水,下连江北城区主要排涝通道晋安河,琴亭湖在整个江北城区排涝体系中作
              用至关重要。
              2.2.3 设计暴雨 为减缓城市受洪涝的影响,采用河湖库联合调度模式,分别控制对应上游流域产汇
              流以及不同河段洪水的传播。降雨是导致城市洪涝问题的关键,且城市小气候更易促发短历时强降水
              事件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极大压力                 [16] 。降雨系列的选样是设计暴雨计算的基础和前提,样本情况决定
              了设计暴雨计算的代表性及可靠性                 [17] 。本研究采用芝加哥雨型,设计暴雨强度公式来自福建省 《城
              市及部分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DBJ13 - 52—2003)               [18] ,见下式:

                                                                                                —  8 3 5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