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86

6个场次的实测数据分别为:(1)凤坂- 晋安水位站 20210629场次;(2)五四- 晋安水位站 20210805
              场次;(3)琴亭- 晋安水位站 20210629场次;(4)东郊 - 晋安水位站 20210801场次;(5)晋安 - 光明水
              位站 20210801场次;(6)琴亭 - 晋安水位站 20210805场次。各站点的位置分布已在图 1作标注。由
              图 4可以看到,尽管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波动,但模拟得到的水位与监测水位仍较为接
              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根据福州市联排联调中心提供的历史台风暴雨监测的福州城区重
              点易涝位置,利用 ArcGIS进行提取,得到研究区历史内涝事件记录的典型易涝点分布。这些易涝点是
              在 “鲇鱼” “苏迪罗” 等台风暴雨时记录,这里采用重现期为 50a的设计暴雨驱动 ICM模型,得到模
              拟的淹没范围,并与实测易涝点位置进行对比,如图 5所示。可以看到,在研究区内的积水位置与易
              涝点吻合度较高。同时,模拟得到的淹没区比实测积水点范围更大,考虑到模型计算以及山前区域未
              被监测等原因,可以认为模型的模拟效果比较好。


































                                                  图 4 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3.2 实时调度分析 采用 ICM模型提供的 RTC实时控制模块,
              对闸、泵站、堰、孔口等水工程进行调节。结合对研究区水工
              程调研情况,考虑上游来水、下游排放和相应湖库水位,拟定
              湖库联合调度规则,见表 2。八一水库上游山区的来水通过八
              一水库 4个闸门进行控制,在遭遇突降暴雨前,开启两中孔闸
              门各 0.3m进行预泄,提前将闸门水位降低,设置模型从 44.0m
              开始计算。对于井店湖,首先将湖水位降至 10.6m,当琴亭湖
                                              #
                                       #
              水位超过 7.8m时,开启闸 1与闸 2,引水进入井店湖,直至
              井店湖达到最大调蓄库容。当晋安河得贵路及琴亭湖水位开始
                                                             #
              下降,解放溪水位回落时,适当开启井店湖泄水闸 3,控制最
                               3
              高下泄流量在 20m ?s,逐渐降低水位。琴亭湖连接上游水库与
              晋安河干流,统一设置 5个堰的过堰流量。
              3.2.1 河段水位响应分析 研究区在 “苏迪罗” 台风期间内涝
              极为严重,这里采用 “苏迪罗” 台风实测降雨数据驱动模型。                                   图 5 模拟得到淹没分布与历史记录
              2015年 8月 8日 0∶00到 8月 9日 0∶00期间 “苏迪罗” 台风降                               易涝点位置对比

                     8
                —  8 3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