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22
结合图 9和表 3可知,在储能运行模式下,上级水库调度图加大出力区( Ⅰ)和保证出力区( Ⅱ)面
积明显增大,降低出力区( Ⅲ)面积变小,并且三个区间的最优决策出力数值均明显变大。其原因是:
在泵站抽水时,会导致上游水库水量增加,为避免水库产生弃水,迫使水电站发电出力增大。此外,
3
根据图 9中泵站每月抽水流量可以发现,除 8月抽水流量(约为 130m ?s)相对偏小外,其他月份都接
3
近最大抽水流量 172.5m ?s。这是由于泵站以最大流量抽水可以尽可能消纳新能源弃电,但是当水库
处在汛期(如 8月份)蓄水量较大时,进一步抽水可能会导致弃水发生,此时,泵站抽水流量需要相对
减小。
此外,从表 3中可知,泵站年平均消纳弃电量为 19亿kWh,约占电网总弃电(211.73亿kWh)的
9%。相比于基准值(方案三),梯级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增加了 13.3亿kWh。因此,梯级互补储能运行
效率系数为 0.7,即 10度弃电换 7度水电。为进一步分析储能运行方式下梯级电站发电量增加的原因,
表 4给出了梯级互补储能多目标优化均衡解中发电要素的变化情况。
由表 4可知,梯级电站发电量增加了 7.8%左右,其中龙羊峡发电量增加 22.7%,拉西瓦发电量减
少 0.6%左右。其中,龙羊峡发电水头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约 0.7%,而发电流量增加为 23.3%。而对
于拉西瓦,其发电水头下降 0.5%左右,同时发电流量减少 0.2%左右。因此,在优化情景中,上级电
站发电量增加,下级电站发电量几乎无变化,并且发电流量增加是影响上级电站发电量增加关键控制
因素,这一结果与模拟调度相一致。
表 5 梯级互补储能多目标优化均衡解发电要素变化
龙羊峡发电量 龙羊峡发电水头 龙羊峡发电流量 拉西瓦发电量 拉西瓦发电水头 拉西瓦发电流量
方案名称
3
3
?亿kWh ?m ?(m ?s) ?亿kWh ?m ?(m ?s)
方案三 61.5 121.3 692.7 109.7 216.3 694.7
解 1 75.4( + 22.6%) 120.3( - 0.8%) 855.0( + 23.4%) 109.4( - 0.3%) 215.2( - 0.5%) 695.5( + 0.1%)
解 2 75.6( + 22.9%) 121.6( + 0.2%) 848.7( + 22.5%) 108.5( - 1.1%) 215.7( - 0.3%) 688.6( - 0.9%)
解 3 75.4( + 22.6%) 119.4( - 1.6%) 859.9( + 24.1%) 109.4( - 0.3%) 214.9( - 0.6%) 696.5( + 0.3%)
8 结论
本文提出实现新能源深度消纳的梯级互补储能新思路。在 “以水定电” 模式下,采用模拟和优化
方法,探索梯级互补储能对新能源的消纳作用。以龙羊峡 - 拉西瓦梯级互补储能为实例,得到如下
结论:
( 1)梯级互补储能运行效率系数约为 0.5~0.7。在不影响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条件下,泵站平均消
纳弃电量达 19亿kWh?a,相当于降低电网弃电 9%;梯级水电站平均增发电量为 13.3亿kWh?a,增幅
为 7.8%。
( 2)在储能运行模式下,上级水电站发电量增大,下级水电站发电量几乎无变化;上游水电站发
电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电流量的增加所导致。
( 3)梯级互补储能在利用泵站提水消纳弃电的同时,会使得上级水库的蓄水量增加;为尽量避免
水库产生弃水,迫使水电站发电出力增大,表现为调度图保证出力区和加大出力区面积增大,并且相
应决策出力提高。
由于搜集资料有限,本文研究对象中仅考虑了两座水电站和一座泵站,且径流资料系列较短,可
能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以上不足,后期将开展更大规模、长系列的调度优化计算,以充分
挖掘梯级互补储能调度规律。
参 考 文 献:
[ 1] 崔荣国,郭娟,程立海,等.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地球学报,2021,42(2):179 - 186.
8
— 1 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