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68
图 5 黄池沟上游越岭隧道的水力特性
若将黄池沟配水枢纽作为常水位边界,越岭隧洞的沿程流量和水位则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南干线
或北干线的调节也不会对另一条干线的运行造成影响。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是完全不符的。对于其他
控制策略或布置有限容积配水枢纽的其他工程 [21 - 23]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证引水工程和配水
工程的水力过渡过程是否可以单独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配水枢纽作为常水位边界考虑。
4 结论
本文针对有限容积配水枢纽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以 “一进、两出、一溢” 的布置型式作为典型
代表,给出了能量守恒、质量守恒方程,以及基于 Preissmann四点隐式差分算法的计算程序。对于实
际工程中可能碰到的多进水、多出水布置,给出了求解过程;对于进水或出水为有压流的工况,给出
了窄缝法的求解思路。
引水工程和配水工程的水力过渡过程现阶段一般单独计算,中间节点选择配水枢纽,控制水位为
设计水位。但该方法并不对所有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都适用,特别是类似引汉济渭布置型
式的水利工程,某条配水支线的流量调节会引起其他配水支线以及引水干线水力特性的显著变化,引
水干线的调度需要同步调整所有支线。对于类似布置的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方案需要根据整个输水系
统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结果进行编制。本文建立的配水枢纽数学模型,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
定的理论依据。利用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可对于类似布置有限容积复杂配水枢纽工程耦
合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特性进行分析和运行调度方案编制,亦可用于配水枢纽前期设计参数的选择。
参 考 文 献:
[ 1] 刘之平,练继建,杨开林,等.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成果,2017(1):
66 - 68.
[ 2] BASHIRI - ATRABIH,HOSODAT,SHIRAIH.Propagationofanair - waterinterfacefrom pressurizedtofree -
surfaceflowinacircularpipe [J].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2016,142(12):1 - 9.
[ 3] BERGANTA,SIMPSONAR,TIJSSELINGAS.Waterhammerwithcolumnseparation:Ahistoricalreview[J].
JournalofFluidsandStructures ,2006,22:135 - 171.
[ 4] WYLIEBE,STREETERLV.FluidTransients[M].NewYork:McGraw - HillBookCo.,1983.
[ 5] SONGCCS,CARDIEJA,LEUNGKS.Transientmixedflowmodelsforstormsewers[J].JournalofHydraulic
Engineering ,1983,109(11):1487 - 1504.
[ 6] 陈杨,俞国青.明满流过渡及跨临界流一维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30(1):80 - 84.
[ 7] 樊红刚,陈乃祥,杨琳,等.明满交替流动计算方法研究及其 实 验 验 证 [J].工 程 力 学,2006,23(6):
16 - 20.
3
— 1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