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2023年第54卷第4期
P. 92
图 6 阶跃型滑坡四级递进监测预警模型
规模较大的冲沟。场地内台地间高差主要采用挡土墙处理,挡土墙高度 2~12m,前缘库岸采用坡比 1∶3
的干砌石护坡,最大库岸滑坡体高度约 38m,场地南侧后缘分布有崩塌堆积体,堆积体前缘南侧边坡
采用抗滑桩加锚索进行挡护处理。2012年 10月,向家坝水电站水库蓄水至 354m,2013年 9月蓄水
至正常蓄水位 380m。2014年 3月,该场地后缘抗滑桩桩挡土板出现裂缝,2014年 7月,场地内填方
区及场地前沿出现地表裂缝。根据该场地内地形起伏、沟壑切割等边界特点,将场地划分为 6个监测
区域,其中,西南方向区域共布置 3个 GNSS自动化位移监测点,平均约 7天采集一次变形监测数据。
另外,场地布置一个自动化雨量监测装置,每天采集 1次降雨量数据。西南方向区域自 2017年 6月 5
日开始实施监测,截止到 2021年 9月 26日,共获取位移数据 225期、降雨量数据 1575期。图 7表示
该场地的变形监测分区及本文研究对象西南方向区域(高边坡 2区)3个 GNSS监测点的布置图。由图 7
可知,本文所选择的区域位于滑坡体的最后缘,距离水库距离较远,且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将水位变
化与变形进行了关联性分析,3个监测点的关联度值较低,因此,本文只考虑了降雨对变形的影响。
图 8表示 3个监测点的累积位移与降雨量的关系图。
图 7 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 8 监测点累积位移与降雨量的关系
— 4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