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29

模型基本方程为:
                                                       UB  WB
                                                          +    = qB                                     (1)
                                                        x   z
                          UB  UUB  WUB                η gcos α B ρ    1 Bτ xx 1 Bτ xz
                                                                    Z
                            +      +      = gBsin α + gcos α B  -  ∫   dz +       +        + qBU        (2)
                           t   x     z                 x   ρ    η  x  ρ  x    ρ  z       x
                                                             1  P
                                                      gcos α -   = 0                                    (3)
                                                             ρ z
                                                   η    h        h
                                                 B    = ∫UBdz - ∫qBdz                                   (4)
                                                  η
                                                     t  x η      η
              式( 1)为连续方程;式(2)为水平方向动量方程;式(3)为垂向动量方程;式(4)为水面方程。式中:
                                                                                                        3
                                                                          2
              U为水平流速,m?s;W为垂向流速,m?s;g为重力加速度,m?s;q为单位体积通过的流量,m ?s;
                                                                                分别为 x和 z方向的切应力,
              B为水面宽度,m;α为底坡与水平夹角,rad;P为压力,Pa;τ xx                          和 τ xz
                                3
              N;ρ 为密度,kg?m ;η为水面高程,m;h为水深,m。
                  水温及溶质输运的通用方程为:
                                   B Φ  UB Φ  WB Φ      Φ          Φ
                                                        BD
                                      +      +      -  [       ] [   BD     ] = qB + S B                (5)
                                                                 -
                                    t    x     z   x   x   x   x  z   z  Φ    Φ
              式中:Φ 为水温(T)或溶质(如 DO等断面宽度)平均成分浓度,℃或 mg?L;D为温度或水质成分纵向
                               w                                                     x
                          2
                                                                  2
              扩散系数,m ?s;D为温度或水质成分垂直扩散系数,m ?s;q 为横向流入或流出的物质或热流量,
                                z
                                                                        Φ
                                                         3
                         3
              C?S或 g?(m ·s);S 为横向平均源汇项,g?(m ·s)。
                                 Φ
                  模型耦合计算水动力、水温、水质及藻类动力学,其中水质主要计算指标为 DO、悬浮固体、磷、
              氨氮、硝氮、DOM、POM及藻类等,藻类分别模拟了硅藻、蓝藻和蓝绿藻三种藻类。模型输入气象
              数据采用实测高密度小时气象数据,并对缺失数据进行补插。水动力的边界条件数据为逐日出入库流
              量,水质输入采用常规逐月监测数据,计算边界进行线性内插加密。
                  模型率定数据为水库常规监测的逐日水位、水温及逐月常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时长为 2018年 1
              月 1日至 2020年 12月 31日,采用 2018年及 2020年全年观测数据做模型的率定验证。垂向水温率定
              采用 2020年 间 多次 的 YSI - EXO原位 监测 的结果。本 文主 要展 示水 温、DO等 率定 验证 部 分 结 果。
              2018年和 2020年水库坝前实测水位见图 2。



















                                            图 2 2018年与 2020年水位与逐日实测水位比较

                                                         2
                  由图 1可见计算与实测水位吻合度较高,R = 0.999 ,不仅再现了水库的进出水量的平衡,确保出
              入流产生的水库热量收支账。在不同入流及调度过程下,2018年和 2020年水库水位有较大差异,年
              平均水位分别为 221.5m和 207.3m,年内水位变幅分别为 8.1m和 12.1m,2018年有较高的运行水位
              和较小的水位年内波动。
                  2018年和 2020年模型计算坝前表层水温与逐日实测值对比见图 3,模型计算坝前浅表层 DO与月
              频次常规监测数据对比见图 4。

                                                                                                —  7 8 7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