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28
水动力数据分析也可得到相应时间 [15] 。Blanton通过对多个水库的数据分析,对于某一水库,平均深
度似乎是影响翻转唯一重要的形态参数 [16] 。Lewis等 [17] 认为纬度、海拔高程和深度并不是影响湖泊混
[18]
合的唯一因素。Nuernberg 提出夏季底部滞温层的平均水温对秋季翻转日期具有相关性,并建立简
单三变量模型公式预测湖库翻转日期,通过引入平均深度和经纬度对模型进行改进。水动力变化是翻
库的原始动力,但是系统全面的水动力监测并不常见 [19] 。通过一维 [5,12,19] 、二维 [20] 及三维 [19] 模型研
究翻库动力及环境指标变化、驱动要素及时间节点等,逐渐成为主要方法。采用模型分析影响翻库的
主要因子及贡献占比,大致归结为气温持续引起的垂向对流、风驱动、入流扰动等,对微咸湖泊可能
蒸发作用占较大比重。中小型或弱分层湖库,上述外界的扰动即使不大也可能造成热稳定性丧失,翻
库成因似乎更复杂,成为大量文献研究对象。对于大型深水湖库,有更强的热分层稳定性,在分层将
结束的时段内受外界影响将导致提前或滞后,总体上翻库的规律性较强。
本文在北方大型深水双循环水库潘家口水库进行原位监测基础上,采用垂向二维 CE - QUAL - W2
模型,对水库年内的水动力、水温、水质、藻类、溶氧进行模拟,分析秋冬表层及底层水温及 DO翻
转在水库中的演进过程,通过不同年型模拟,认识水环境响应特征,分析翻库与水深及稳定性的相关
关系,揭示大型深水水库翻库规律。
2 材料与方法
研究区域为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北部(39°10′N—42°40′N,115°30′E—118°45′E),水库总体
上为狭长的河道形水库,水库北部有滦河和柳河汇入,中游瀑河支流汇入。2000年以来,受养殖渔业
发展水库氮磷浓度不断升高。2016年后水库进行了养殖网箱的全面清理,2017年后水质有逐渐改善
的趋势,TP下降显著,基本满足Ⅲ—Ⅳ水标准,TN为Ⅳ—Ⅴ类水,库区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对水
库原位垂向监测和常规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研究区域及监测断面位置见图 1(a)。
图 1 研究区域、断面位置及模型计算网格
采用垂向二维开源代码的 CE - QUAL - W2模型,空间离散网格见图 1(b)。模型入流分别有北部入
流和东部的瀑河入流。南部为水库大坝,由于建造时间较久远,没有分层取水措施,水库的发电取水
位置位于大坝底部。
— 7 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