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3年第54卷第11期
P. 11

3.7 评价结果应用与合理性分析方法 评价结果是评价方法对评价问题关系进行转换作用所产生的结
              果关系,只要评价方法、各实施环节合理,相应的评价结果也会相对合理。例如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是
              典型的复杂系统综合评价,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 7个步骤                           [58] :第一步确定评价对象集生成函数,对应
              本文 2.6节确定评价对象集;第二步确定评价指标集生成函数,对应 3.1节;第三步确定评价指标测
              度函数,对照 3.2节确定;第四步、第五步确定定性指标定量化、确定指标一致无量纲化函数,对应
              3.3节;第六步确定指标权重函数,对应 3.4节;第七步确定综合指标评价函数,对应 3.5节。可见,
              只要充分结合旱灾风险信息链式传导关系,旱灾风险综合评价这类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也是具有物
              理成因解析、面向风险信息传导关系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方法,这是旱灾风险综合评价至今仍被广泛
              应用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旱灾风险综合评价过程中上述 7个计算环节具有物理解释性和可操作性对最
              终的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保障十分重要。文献[10]提出基于灾害风险成因过程的旱灾实际风险定量评估
              方法,构建了湖南株洲市水稻旱灾损失风险曲线,再用湖南省抗旱规划和 1990—2007年株洲市作物
              旱灾损失率值与旱灾损失风险曲线计算值比较,均较为接近,平均绝对误差为 1.73%,在发生 2、5和
              10年一遇干旱时两者相对误差值分别为 1.69%、- 5.33%和- 4.81%,表明文献[10]建立的旱灾实际风
              险定量评估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合理性。文献[59]构建了基于干旱事件发生可能性与灾害损失间关系
              曲线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并用辽宁省历史旱灾损失资料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文献[1]构建了
              旱灾风险信息的链式传导系统结构,建立了基于 “干旱频率 - 抗旱能力 - 产量损失率” 的旱灾损失风
              险曲线,从物理成因角度定量评价了蚌埠市夏玉米在各次干旱事件下的旱灾实际风险。


              4 结论


                  (1)旱灾风险评估问题是地球表层水圈与其他圈层间复杂作用下评价对象符合旱灾风险评价目标
              关系程度的判别问题,属于多学科交叉、多关系复合的复杂水安全风险关键问题,在实际旱灾风险评
              估中目前尚存在概念不清晰、方法适用条件有约束、风险定量计算与物理解析相分离等问题,亟需深
              入分析区域旱灾风险系统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构,围绕旱灾风险信息传导关系这一旱灾风险传导机
              理,综合集成主客观信息,深入开展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等旱灾风险评估研究,以
              综合判断评价对象符合灾害风险评价目标的关系程度。
                  ( 2)旱灾风险评估诸概念涉及旱灾系统及旱灾风险系统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构,亟需面向灾害风
              险复杂系统结构,运用旱灾风险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物理成因解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计算思维,明确
              界定干旱灾害、旱灾系统、旱灾风险系统、旱灾风险评价、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等核心概念。
                  ( 3)旱灾风险评估方法目前主要有 3类,其中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是面向旱灾风险信息传导关系,
              构造单指标评价函数 f、综合指标评价函数 g对评价指标样本集数据 x所蕴涵的信息进行传导关系的
                                                                              ij
              f、g两次映射的数据挖掘,通过构建单指标评价函数 y= f(x,s),指标权重计算 w,进行综合评价
                                                                ij    ij  j                 j
              g(y,w),根据综合评价值进行旱灾风险定性评估。特别是需要充分结合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理论框架,
                 ij   j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明晰单指标评价函数构建与样本的关系,避免不适宜
              的标准化方法;需要深入辨析指标权重计算适用条件,以免误用信息熵权法;需要运用旱灾风险信息传
              导关系,密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研究构建具有物理成因解析的区域旱灾实际风险评估方法。
                  ( 4)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研究需要面向旱灾风险信息传导关系,定量计算评价对象符合灾害风险评
              价目标的关系程度,识别区域旱灾风险系统的主要因子,解析其物理成因,分析识别区域旱灾风险系
              统中危险性、脆弱性、损失风险关系及其风险信息传导过程,密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这当前
              研究旱灾风险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
                  (5)旱灾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的复杂性问题主要是由其所涉及的旱灾风险系统要素结构及其关
              系结构不清晰,特别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引起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理
              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结构水资源学等理论方法,深入解析旱灾风险信息传导关系所蕴含的灾害风
              险传导机理,深化区域旱灾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旱灾风险评估理论发展,

                                                                                                   2
                                                                                              —   1 7 3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