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113

式中:n为整个时间序列中的样本总数;i代表样本数据的索引;X,Y 分别为所选两个时间序列的第
                                                                           i   i
              i个样本; 珔 珔
                        X,Y分别为两组时间序列的平均值。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的值在 - 1和 1之间。- 1和 1的
              值都代表极致完美的线性相关,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另一种极端情况,即皮尔
              逊相关分析值为 0,意味着测试时间序列之间没有线性相关性。
                  本研究用来进行分析的黄河下游 991组实测数据特征参数范围为:糙率的范围为 0.004~0.059;
                                       3
              含沙量 S为 0.34~528kg?m ;D 为 0.029~0.323mm。通过计算分析给出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如图 6
                                           50
              所示。左下角的数值代表每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右上角的颜色变化也代表着相关关系,右上角
              “ ☆☆” 表示在 0.01水平上显著,“ ☆” 表示在 0.05水平上显著,无☆表示相关性不显著。






























                                                     图 6 参数相关性分析
                  图 6是参数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图。可看出,h、D 、d 、c、i与糙率呈现潜在正相关性,V、
                                                                          n
                                                                              0
                                                                      50
                                                                 50
              Fr与糙率具有潜在负相关性。所有参数与 n均呈显著相关(P<0.01),其中与 n相关关系最好的是 Fr
              与 V,其次是 c、h、i和 D 。D 和 c作为泥沙参数,同 n相关关系较好,尤其是后者,不仅由式
                            n     0    50   50    n
              ( 5)看出,c同 S或 S有直接关系,使 c表现最佳,而且自身在物理概念上还同流速梯度成反比,需
                                                   n
                         n
                             v
              要选取。考虑到 Fr能够用 V与 h计算得到,本研究在建立动床阻力公式时,主要选取 V、h、c、i、
                                                                                                      n
                                                                                                         0
              D 五个参数。
                50
              4 本文动床阻力公式的建立与验证
              4.1 动床阻力公式建立 利用黄河下游 1950—2015年各水文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水面比降 J的指
                                                                                                      o
              数取 0.5时,同 V的点群分布较集中,也同现代水力学 “比降跟 V的平方成正比” 的关系式以及上述
              式( 3)的形式是一致的。进一步考虑到造床流量下相关参数对应的河床比降 i颇为稳定,统计黄河下
                                                                                    0
              游同样的这些实测资料,得出花园口、夹河滩、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利津水文站的造床或平滩
              流量下年均床沙代表粒径 D 分别为 0.09、0.082、0.078、0.07、0.07、0.07、0.065mm,对应的平均水
                                       m
              深 h为 1.80、2.22、2.50、3.00、3.80、3.80、3.35m。
                  0
                  将黄河下游各水文站造床流量下的 i、D 、h等代入式(4),可计算出 h的指数 α范围为 0.624~
                                                   0
                                                            0
                                                       50
              0.805 ,平均值约为 0.70;采用实测 J及 D 、h计算出的指数 α在 0.128~2.157之间,显然利用造床
                                                     50
                                                o
              流量下的参数计算出来 α的范围缩小很多。为此认为引入以造床流量下的河床比降 i为主确定水流阻
                                                                                           0
              力公式中的能坡 I,是提高糙率计算精度的有效途径。上节分析发现,i与 D 的相关系数最高,张红
                                                                               0    50
                                                                                              —   1 0 1 —
                                                                                                   5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