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48
1.5m?s。(2)淹没水深:数值模拟计算积水深度峰值滞后降雨峰值时间大约 2h,这与调查结果基本相
近。提取的降雨峰值( 16∶30)与积水峰值(18∶30)两个典型时刻研究区域流场水深模拟结果,见图
11。在积水深度峰值时(图 11(b)),大部分模拟区积水深为 0~1.2m,龙子湖高校园区道路积水深为
0.2~1.5m;环湖道路与径向通道交叉处均体现雨洪汇集、传播受阻、淹没水深较大的共同特征,局
部低洼处积水深度达 1.5~1.7m,龙子湖边局部积水深度接近 2m。模拟区域淹没水深量值和分布特
征均与图 4显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对比表明,城市雨洪水动力数值模拟得到的雨洪发展过程
信息及风险点分析可与调查结果形成互补。
4.4 城市新开发区雨洪淹没致灾机理浅析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开发区河湖水系、社区布局、排水系
统虽然都已经按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规划。但 “ 7.20” 暴雨洪灾暴露出新城区规划建设与当地
自然地理环境未能和谐相容,城市自适应调节能力不足,亟待增强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应对突发性极
端天气灾害的能力 [19]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中的郑东新区是 “7.20” 暴雨淹没重灾区,区域内存在河、
湖、排水管网间复杂的连通关系,环湖社区布局、径向汇聚路网与排水系统对雨洪传播影响较大。
图 10 郑东新区 “7.20” 暴雨形成雨洪传播流速模拟图(2021年 7月 20日 12时)
图 11 郑东新区 “7.20” 暴雨不同时刻积水深度模拟图
(1) “外排不畅”:区内河湖水系泄流关系不协调,排洪出路不畅。调查区域内及周边有多条河
渠(如图 1所示),最终都汇入贾鲁河出境,域内雨洪主要出路是排入北部魏河与南部东风渠,再合流
至贾鲁河下泄。贾鲁河在城区段堤防已达 50年一遇或 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但下游中牟段仅为 20年
一遇标准;据调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 “ 7.20” 当日 15点实测流量不足设计流量 56%,流速仅 0.84m?s,
但洪水位 79.44m已超校核水位且几乎漫堤(图 12)。上大下小不一致的行洪能力必然产生下游水位壅
阻,加上郊区局部河段存在行洪障碍清除不力,直接造成贾鲁河行洪不畅,壅水严重(图 13)。调查
— 2 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