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47
据计算得糙率 n≈0.015。当水深超过人行道路沿时,道路两侧行道树、灌木丛绿化带的影响类似河漫
r
滩植被。水深越大、道路两侧形态阻力也越大。选取明理路雨洪汇流的上游路段,并测量该段路面比
降 i = 1%,调查 “7.20” 该路段雨洪水深约为 0.35m,沿程变化平缓。利用式(3)与流速数据,可得观
测路段雨洪糙率 n= 0.049 ;考虑到道路雨洪多为壅水水面线:J<i,故实际雨洪道路糙率应在 0.04~
r
0.05 之间。这表明淹没较深时雨洪糙率陡增,会显著减缓洪水的传播与峰值水位出现时间。
4.3 利用雨洪数值模拟成果与调查结果的分析对比
4.3.1 郑东新区 “7.20” 雨洪数学模型建立 基于 MIKE21FM模型,采用郑东新区 DEM 数据和郑州
市雨量站数据,建立了郑东新区 “ 7.20” 雨洪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范围西起中州大道、东到万三公
5
2
路、北至黄河大堤、南达陇海铁路,总面积约 190km 。平面二维雨洪耦合模型共有 1.9 × 10个三角形
2
网格,最小网格面积 43m ,DEM数据分辨率为 20m × 20m,主要河流上开边界采用河道实测流量,下
开边界采用河道水位流量关系;面域降雨采用郑州市气象站 “ 7.20” 暴雨实测降雨过程(历时约 16h),
见图 8;排水管网根据当时超负荷状态,简化处理。基于雨洪调查数据对模型糙率进行赋值,并对模
型关键参数进行率定。模型验证表明 20处模拟验证点水位与调查点水位基本相同(误差在 0.17m以
内),表明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城市雨洪特性与积水淹没状况,见图 9。
图 8 郑州 “7.20” 暴雨过程
图 9 20处现场调查水位与数值模拟水位的对比
4.3.2 雨洪数值模拟成果分析 对郑东新区 “7.20” 暴雨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雨洪形
成过程中的淹没范围、积水深度及街道雨洪流速分布。(1)雨洪流速:采用降雨强度较大(12∶00)时
的流场模拟计算结果绘制区域雨洪流速分布图,见图 10。可以看出沿径向道路朝龙子湖汇聚的道路雨
洪流速都在 0.5~1.0m?s之间,与明理路的调查流速基本一致;在汇流局部区域道路流速可达 1.0~
— 2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