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2021年第52卷第10期
P. 57

系统的角度、历史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问题。(3)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概率和量级比较稳定,5
               年、10 年、20 年、30 年、50 年、100 年间一定会有量级不同的若干次洪水,一定会有几次上游洪水
               和中游洪水碰头,也就是说,长江中游洪水条件是给定的。在两湖萎缩以后,必须给洪水找到出
               路,前辈想出了在三峡建水库的办法,恐怕是无法之法                           [25] 。(4)长江中游生态系统是长期自然、历
               史、人类偕同进化的结果,但进入人类世以后,其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相关报道指出长江生物完
               整性指数已达到最差的“无鱼”等级               [26] 。(5)楚文化崛起的深刻启示:文化发展需要充足的水源、丰腴
               的土地。古语云:有斯土而后有斯民。要善待江河,善待土地。



               2  稳定江湖关系的基本思路

                   按照水沙运动和河湖演变的规律,在自然状态下,两湖会被淤死或逐渐与长江分离,但这个历
               史过程是相当长的。现在的问题在于在自然力、人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个过程加快了,从前面的分
               析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 50~100 年内就可能会变成现实。主要原因是:根据对两湖地区地质勘探研
               究,历史上荆江有相当长一个时期为深切河谷,换句话说,现在荆江河道为可冲易冲堆积物;由于
               长江中上游植树造林、山区土地耕种减少、水坝建设等综合原因,荆江上游来沙量大幅减少,清水
               对河道的冲刷超出预期;现在的调度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对河道的冲刷。
                   河道深切会导致江湖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河道会深切到什么程度,江湖关系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需要什么样的江湖关系,如何调整和维持江湖关系等都是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1  江湖关系的基本格局不能动摇                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要保持江湖关系的基本格局,如果继续恶
               化将发生难以逆料的后果。主要的理由有以下 3 点:
                  (1)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不允许江湖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仲志余                             [27] 指出,若发生 1954 年量级的洪
                                                                                                         3
               水,即使在发挥三峡水库等上游控制性水库防洪作用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仍有超额洪量约 325 亿 m 。
               这些洪水需要洞庭湖(容积约 167 亿 m ),鄱阳湖(容积约 303 亿 m )和长江中下游规划的 42 处蓄滞洪
                                                                          3
                                                 3
                                                                                              3
               区来调蓄。据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最大入湖洪量为 3.68 万 m /s,出湖流量为 2.74 万 m /s,削峰率达
                                                                       3
                                                            3
               25.5%。鄱阳湖每年平均最大入湖洪量为 3.09 万 m /s,出湖流量为 0.86 万 m /s,削峰率达 72.2%。由此
                                                                                  3
               可见,维持江湖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于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至关重要。
                  (2)保护长江及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不允许江湖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洞庭湖和鄱阳湖在长
               江及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立价值。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洞庭湖、鄱阳湖重点站监测表明               [28] :洞庭湖有鱼类 23 科 114 种,鸟类 41 科 158 种;鄱阳湖共有鱼类
               122 种,鸟类 250 种。两湖是江湖洄游鱼类育肥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长江特有鱼类最后
               的避难所。近年媒体报道,在赣江发现江豚群,表明长江、鄱阳湖、赣江的连通性尚好,江豚通过
               江湖连通扩大了生存空间。两湖还是欧亚大陆鸟类传统的觅食越冬地,每年约有 10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
                  (3)两湖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不允许江湖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两湖周边地区生活着约 3000 万人
               口,两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两湖长期以来是两湖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水源地,因此,也不能允许江湖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2  处理江湖关系的原则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952 年荆江分洪工程刚开工不久,毛泽东主席

               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
               利”。而后,中央确定了“确保荆江大堤,江湖两利,蓄泄兼筹,以泄为主,上下荆江统筹考虑”的综
               合治理方针。以这一方针为指导,先后实施开辟蓄滞洪区,大堤除险加培、下荆江裁弯取直、两湖
               治理等工程,而后又建设了三峡工程,基本建构了荆江防洪体系。
                   这些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改变了长江的面貌。近 70 年过去,需要重新
               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长江以及江湖关系的变化,思考处理新时期江湖关系的原则。
                   结合当前实际,处理江湖关系应具有以下原则:“维持格局,长期监测,修复生态,工程辅助,
               江湖库三利”。

                                                                                              — 1189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