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1年第52卷第10期
P. 66

T
                                                  E = max  å( P - P  loss ) Δt                        (22)
                                                   2          t   t
                                                          t = 1
               式中: E 为考虑弃水风险后的发电量目标,kW·h; P                      loss  为时段 t 弃水损失出力,kW。
                       2                                        t
               3.3  约束条件      除满足式(1)蓄水期的水位约束外,优化模型还需满足下列水库运行约束:
                  (1)水量平衡约束:
                                                                      )
                                                ì V  = V + 3600 ⋅(q - R Δt
                                                í  t + 1  t      t   t                                (23)
                                                î R = Q + S t
                                                       t
                                                   t
                                                                                3
               式中: R 、 Q 、 S 分别为水库时段 t 的平均出库、发电和弃水流量,m /s。
                            t
                       t
                                 t
                  (2)边界约束:主要变量的上下限约束和始末水位设置
                                                        Q ≤ Q t max                                   (24)
                                                          t
                                                     R t min  ≤ R ≤ R t  max                          (25)
                                                             t
                                                        P ≤ P  max                                    (26)
                                                          t   t
                                                     Z  min  ≤ Z ≤ Z  max                             (27)
                                                      t      t   t
                                                        ì      beg
                                                        ïZ = Z
                                                        í  0                                          (28)
                                                        ï Z = Z  end
                                                        î  T
               式 中 : R  max  、 R  min  分 别 为 水 库 时 段 t 出 库 流 量 上 、 下 限 , m /s; P  max  为 电 站 时 段 t 的 出 力 上 限 ,
                                                                        3
                       t       t                                              t
               kW; Z  t  max  、 Z t  min  分别为水库时段 t 末水位上、下限,m; Z 、 Z        beg  分别为水库调度期初始水位和
                                                                       0
               其设定值,m; Z 、 Z         end  分别为水库调度期末水位和其设定值,m。
                               T
                  (3)水电站发电函数:
                                               ìP = 3600 ⋅ Q  φ ( )
                                                               h
                                               ï  t        t    t
                                               í                                                      (29)
                                               ï h = (Z + Z  ) 2 - Z  tail  - Z  loss
                                               î  t   t   t - 1   t     t
               式中: h 为时段 t 发电净水头,m; φ ( ) ⋅ 为发电耗水率函数; Z                   t  tail  为时段 t 水电站平均尾水位,m;
                       t
               Z t  loss  为时段 t 水电站发电水头损失,m。
                  (4)弃水损失出力函数:
                                                                  h
                                                    ì3600 ⋅ S  real  φ ( ) t ∈ Ω
                                              P t  loss  = í  t    t                                  (30)
                                                    î0               其他的
                  (5)水位-库容、尾水位-泄量关系曲线函数:
                                                        Z = f ( )                                     (31)
                                                               V
                                                             zv
                                                                t
                                                         t
                                                              zq
                                                       Z t  tail  = f ( )                             (32)
                                                                R
                                                                 t
                                                        zq
               式中: f ( ) ⋅ 为水库水位-库容关系函数; f ( ) ⋅ 为水库尾水位-泄量关系函数。
                       zv
               3.4  模型求解      采用逐步优化算法(POA)和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DDDP)的混合算法求解上述模
               型,详细求解过程见作者前期成果                [22] 。
                   需要提及,优化求解程序采用 Java 语言编写,在每一步寻优中,通过罚函数法将模型中的不等
               式约束转化为惩罚项融入目标函数                [23] ,使原问题转换为便于求解的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为了确
               保求解精度,水位-库容、尾水位-泄量、水头-耗水率等特性曲线以及弃水风险关系曲线均采用离散
               数值表达    [24] ,并通过线性插值法实现变量间的相互转换。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背景      小湾水库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总库容约 150 亿 m ,调节库容近
                                                                                             3
                 — 1198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