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79
水 利 学 报
2022年 9月 SHUILI XUEBAO 第 53卷 第 9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2)09 - 1092 - 13
水电坝基开挖中不同典型炮孔诱发振动的差异及其内因分析
1
2
3
1
周海孝 ,高启栋 1,2,3 ,王亚琼 ,范 勇 ,卢文波 ,冷振东 4
(1.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三峡大学 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湖北 宜昌 443002;
3.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4.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摘要:明确水电坝基开挖中不同类型炮孔诱发振动的特性,对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现场
试验比较了主爆孔、预裂孔和光爆孔三种典型炮孔诱发振动峰值( PPV)及振动主频(DF),并结合不同炮孔爆破
作用边界条件的分析,借助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爆破作用边界条件下岩石的动力响应特性,最后从爆炸能量分配
与塑性区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炮孔诱发振动差异的内因。研究结果表明:若单响药量与爆心距处于同一当量
水平,预裂孔诱发的 PPV及 DF均相对大于主爆孔与光爆孔,而光爆孔诱发的 PPV水平及 DF与主爆孔大体相
当;预裂孔一般先于主爆孔起爆,抵抗线较大,且多采用径向和轴向不耦合装药,由导爆索侧向引爆,其爆破损
伤区和塑性区半径较小,消耗于岩石破碎的能量较少,转化为振动能的比例较大;光爆孔的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
与预裂孔相同,但其抵抗线较小,转化为振动能的比例及塑性区大小与主爆孔大体相当;爆破作用边界条件(装
药结构、起爆方式及抵抗线等)的改变会导致爆炸能量分配及塑性区发展的不同,也是引起振动差异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水电坝基;岩石爆破;不同类型炮孔;爆破作用边界;振动差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641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160
1 研究背景
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兴建或待建一批大型及特大型的水电工程 [1] ,水电工程施工往往会涉及到大量
土石方的爆破开挖。在坝基开挖过程中,为控制轮廓成型及降低对保留岩体的扰动,多采用轮廓控制
爆破的方式(如预裂爆破、光面爆破)。不同爆破方式常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炮孔,且鉴于不同的功能
和目的,这些炮孔的爆破作用边界条件(如装药结构、起爆方式以及抵抗线大小等)存在显著差异,如
图 1所示。爆破作用边界的不同势必会引起振动特性的差异,而当爆破振动达到一定强度后,极易导
致岩石基础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失稳破坏 [2 - 3] 。因此,探究不同炮孔诱发振动特性的差异及其内在原
因,对于岩石基础开挖中爆破振动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 1 岩石边坡轮廓控制爆破示意
收稿日期:2022 - 03 - 08;网络首发日期:2022 - 08 - 02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0802.1048.00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9003,5197915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Q - 258);湖北省水电工程施
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2020KSD01)
作者简介:周海孝( 1994 - ),博士生,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安全、岩石动力学及工程爆破研究。E - mail:hxzhou@chd.edu.cn
通讯作者:高启栋(1991 - ),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工程爆破及岩石动力学研究。E - mail:qdgao@chd.edu.cn
9
— 1 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