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12
品、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创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武威、金昌、张掖、酒泉、
嘉峪关、玉门、敦煌、和田、哈密等沿线城市人口将大规模增加,崛起若干个新的中心城市,推动我
国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和物流现代化的支撑下,向东可以覆盖国内市场,联系亚太经
济圈,向西可以开发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和非洲市场,将成为 “世界上最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
文化大走廊”,极大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和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欧亚大陆东西联动,保障国家
均衡、强劲、持续的发展。
(4)促进民族和文化大融合,提升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水平。70余年来,边疆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贫困现象仍较为突出,与东部地
区相比仍然差距甚远,成为边疆稳定的主要问题。“双 T” 型水网经济可以作为一个现实的抓手,在
其建设和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增加可利用土地,推动城市化建设,大大增加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就业机
会,大幅度提高当地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物质上和文化上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纽带作用。此
外,西北和西南地区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大,产业的不断聚集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将极大的扩展我国
战略纵深,优化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因此,“双 T” 型水网经济既能消除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
差距而带来的诸多国内政治、经济、民族及社会问题,又能防范因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突变而潜伏的
地缘安全隐患,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 结论与建议
(1)构建中国 “双 T” 型水网经济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实现南北方经济水网互联、
互通、互济,支撑 “一 带 一 路” 发 展 布 局,对 于 促 进 国 家 高 效、强 劲、持 续、稳 定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义。
( 2)构建中国 “双 T” 型水网经济带,核心在于增强黄河沿线经济带,打造联通西南西北的新系
水网经济带。完善中国北方 “ T” 型水网经济布局,并且已经具备良好的经济、人文、交通和水网基
础设施条件。
( 3)实施西部调水工程是打开中国北方 “T” 型水网经济带的钥匙,是构建 “双 T” 型水网经济
格局的基础条件,研究总结了西部调水工程方案的主要优势,提出了深化西部调水规划论证和建设实
施的具体建议。
( 4)在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的时代号角下,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南水北调西线工
程规划论证和建设实施,加强西南河流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水能开发影响、复杂条件施工、冬季冰
期输水、运行成本控制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一系列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
( 5) “双 T” 型水网经济格局并不是均匀布局、平行发力,而是通过水网经济带的构建,形成区
域发展新的驱动力。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优化提升黄河生态经济带,
带动东、中、西三大地带协同高质量发展,是控制和缩小南北方经济差距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 1] 陈家琦,王浩,杨小柳.水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2] FANGD,FATHBD,CHENB,etal.Networkenvironanalysisforsocio - economicwatersystem[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47:80 - 88.
[ 3] 杨小柳,邱雪莹.流域管理的外部环境评价———以长江、莱茵河、多瑙河为例[J].水利经济,2013,31
(1):25 - 28,76.
[ 4] 付文楚,蔡薇,高兰.美国密西西比河 与 长 江 黄 金 水 道 粮 食 运 输 的 对 比 分 析 [J].水 运 工 程,2017(5):
103 - 108.
[ 5] 胡文俊,杨建基,黄 河 清.尼 罗 河 流 域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与 流 域 管 理 合 作 研 究 [J].资 源 科 学,2011,33
(10):1830 - 1838.
— 1 2 8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