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16
up
down
D = f(E,V ,V ;α ,β ) (1)
t t t t
式中:D为梯级互补储能调度决策集,包括当前时段上、下级水电站出力以及泵站抽水流量,即 D =
t t
up
[N ,N down ,Q pump ];f(·)为梯级互补储能调 度规则函 数 型 式;t为 当前 调 度 时段;E为 电网弃电;
t
t
t
t
up
V 、V down 分别为上、下级水库时段初库容;α 、β分别为上、下级水库调度规则参数。
t t
在梯级互补储能中,上、下级水库可分别依据其自身的调度规则确定其调度决策。上、下级水库
调度规则型式可分别表示为:
up
up
N = g(I + Q pump ,V ;α ) (2)
t
t
1
t
t
up
N down = g(Q - Q pump ,V down ;β ) (3)
t 2 t t t
up
式中:I为上级水库入库流量;Q 为上级水库下泄流量;g(·)和 g(·)分别为上、下级水库调度规则
t t 1 2
的函数型式,在本研究中,分别为常规调度图和简化运行规则( StandardOperationPolicy,SOP)。其
中,SOP依据可用能量进行决策,如图 2所示,具体决策生成方式如下:
P ,
EA ≤EA
{ EA firm
P = P , EA <EA<EA+ EA firm (4)
firm
R
firm
P - P , EA ≥EA+ EA firm
R
EA
R
式中:P为决策出力;P 为可用能量对应出力;P 为水电站保证出力;P 为以出力形式表征的正常
EA firm R
蓄水位对应蓄能;EA为可用能量;EA 为保证出力对应能量;EA为正常蓄水位对应蓄能。
firm
R
图 2 SOP示意图
4 梯级互补储能多目标优化调度建模
为提高梯级互补储能的整体运行效能,本研究构建多目标储能调度模型,在模拟 - 优化框架下进
行求解,通过优化上述调度规则参数,以协调水力发电、水资源利用与新能源消纳之间的关系。为不
失一般性,考虑水力发电、新能源消纳以及水库供水三个基本功能,构建梯级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最
大、梯级水电站发电历时保证率最高、缺水指数最小以及电网余留弃能最小(即在一定的 “弃风、弃
光” 水平下泵站消纳的新能源量达到最大)多目标优化模型。须指出的是,研究系统自上游至下游共
包含 M级水电站和 M- 1 级泵站,假定最后一级水库承担下游供水任务,且发电与供水相结合。
4.1 目标函数
(1)梯级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最大:
1 M T
ele
maxf = ∑∑ N ,N = K Q (Z upper - Z lower ) (5)
m,t Δ T
m,t m,t
m,t
t Δ t
t
1
Y m=1 t =1
( 2)梯级水电站发电历时保证率最高:
T T
∑ S t 1 , ∑ N≥N firm
t
t =1 t =1
maxf = × 100 %,S= { (6)
2
t
T T
0, ∑ N<N firm
t
t =1
8
— 1 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