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15

储能不受地形因素影响,可在原有梯级水电站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造,并且抽水储能与发电可同步进
              行,灵活性较强;同时,通过合理调度,不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现有文献缺少对梯级
              互补储能概念以及运行方式的相关介绍,特别是对于梯级互补储能消纳新能源作用机制方面缺乏足够
              的认识。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梯级互补储能的定义、运行方式进行介绍,在 “以水定电” 模式下,结
              合模拟和优化方法,探索梯级互补储能对新能源的长期消纳作用,具体包括如下三个问题:梯级互补
              储能消纳电网弃电的整体运行效率有多高;梯级互补储能中梯级水电站电量增加的主控因素有哪些;
              储能运行模式下,梯级水电站运行方式又是如何变化的。本文以龙羊峡 - 拉西瓦梯级互补储能为例,
              验证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梯级互补储能的定义及运行方式


                  梯级互补储能是在梯级水电站水库之间增设大型泵站,服务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水工程集合体
              (图 1)。其本质依然是抽水储能,但其建设、运行管理方式与传统抽水蓄能不同。此外,与电化学储
              能相比,梯级互补储能具有调节周期长、容量大、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储能原理是通过梯级水电站水
              库以及泵站的联合调蓄以循环利用水资源,从而实现剩余电能的时移。具体运行方式可概括为:当新
              能源产生剩余电能(实际发电量低于最大发电能力,即 “弃风、弃光”)时,采用大型泵站从下级水库
              抽水至上级水库,将剩余电能以水的势能储存,即充电;当电网用电需求不能满足时,通过水电站原
              有机组发电,即放电。
































                                                  图 1 梯级互补储能结构示意图


              3 梯级互补储能调度规则型式


                  调度规则是指导水电站水库运行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本研究在 “以水定电” 模式下,依据调度规
              则生成梯级互补储能长系列调度过程。考虑梯级互补储能的基本构成单元(上级水库、下级水库以及
              泵站),确定其调度规则通用型式。根据当前时段电网可能产生的弃电量以及上、下级水库时段初蓄
              水量,生成当前时段梯级互补储能调度决策(即当前时段上、下级水电站出力及泵站的抽水流量),函
              数型式如下:


                                                                                                   2
                                                                                              —   1 8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