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44

(2)在水资源空间均衡承载压力子系统方面:①皖北、皖中及皖南地区 2009—2018年承载压力子
              系统均衡态势呈现逐年改善趋势。②皖北地区 2009—2018年均衡态势变化联系数从 2009年的 0.1859
              提高到 2018年的 0.2431,水资源承载压力整体小于皖中及皖南地区,淮北市 2009—2018年均衡联系
              数均值整体较大且变化不明显,多年均值为 0.2696;蚌埠市 2009—2018年压力子系统均衡态势变化改
              善趋势最明显,均衡联系数由 2009年的 0.1398上升到 2018年的 0.2465;淮南市 2009—2018年压力子
              系统均衡联系数由 2009年的 0.1142上升到 2015年的最大值 0.1984,整体低于皖北其他地市。③皖中
              地区滁州市承载压力子系统均衡联系数由 2012年的最小值 0.2034增加到 2018年的最大值 0.2822,均
              衡态势明显优于皖中其他地市。④皖南地区黄山、池州及宣城三市承载压力子系统均衡联系数均值分
              别为 0.2671、0.2206和 0.2178,承载压力子系统均衡态势改善趋势优于铜陵、芜湖和马鞍山三市。
                  (3)在水资源空间均衡承载调控力子系统方面:①皖北、皖中及皖南地区 2009—2018年承载调控
              力子系统均衡态势变化整体均呈现逐年改善趋势,其中,皖北地区均衡态势改善趋势最明显,联系数
              均值由 2009年的 0.0743上升到 2018年的 0.1385,但皖南地区均衡联系数均值由 2009年的 0.1168上
              升到 2018年的 0.1554,均衡联系数整体大于皖中及皖北地区,表明皖南地区承载调控力子系统均衡
              态势明显优于皖中及皖北地区;②皖北地区亳州市承载调控力子系统均衡联系数由 2009年的最小值
              0.0881上升到 2018年的最大值 0.1792,均衡态势改善趋势优于皖北地区地市;③皖中地区安庆市承
              载调控力子系统均衡联系数由 2009年的最小值 0.1235上升到 2016年的最大值 0.1772,均衡态势明显
              优于皖中地区其他地市;④皖南地区池州、宣城及黄山三市历史年份水资源承载调控力子系统均衡态
              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三市 均衡 联系数 均 由 2009年 的 最 小 值 约 0.1302上 升 到 2018年 的 最 大 值 约
              0.1838,承载调控力子系统均衡态势明显优化皖南地区其他地市。
              3.3 安徽省不同地市 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安徽省不同地市 2009—
              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历史样本数据集,依据式(2)—(10)描述的基于有序联系度熵的水资源空间均
              衡评价模型建立步骤对不同地市历史年份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进行评价计算。根据安徽省不同地市
              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有序联系度熵 S计算结果,依据 “均分原则”,将不同年份评价样
              本对应的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均衡等级,S ∈[0.9,1.1),表示当前水资源承载调
              控力作用水平下水资源承载压力与承载支撑力之间作用关系属于高水平协调均衡态势;临界等级,
              S ∈[0.7,0.9),表示当前水资源承载压力与承载支撑力之间作用关系属于低度协调态势,需要通过实
              施承载调控措施提高二者之间的协调均衡态势;失衡等级,S ∈[0.5,0.7),表示当前水资源承载压力
              与承载支撑力之间作用关系处于严重不协调态势,亟需通过加强水资源承载调控力作用强度改善承载
              压力与承载支撑力之间的不协调态势。综上,依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安徽省不同地市及皖北、皖中、皖
              南三大分区 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有序联系度熵计算结果如图 2所示。
                  由图 2分析可知:
                  (1)皖北地区 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均处于失衡等级,但各市均衡程度均呈现逐年改
              善的显著趋势。具体来看:①淮北、亳州、宿州和阜阳四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有序联系度熵在 2014
              年以前均介于 0.5~0.7之间,处于失衡等级,仅从 2014年开始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有序联系度熵才逐
              渐超过 0.7,均衡态势由失衡逐步转变为临界;②蚌埠市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最好,2010年以后均衡
              态势基本均处于临界态势,从 2017年开始逐步向均衡等级逼近;③阜阳、亳州两市由于地理位置接
              近,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逐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两市 2009—2018年有序联系度熵多
              年均值分别为 0.625和 0.686。④淮北市历史年份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有序联系度
              熵在 2018年达到最大值 0.73,基本均处于失衡等级,是全省实施水资源空间均衡调控研究的重点关
              注区域。
                  (2)皖中地区 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基本亦处于逐年改善的趋势,具体来看:①安庆
              市历史年份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较稳定,2010—2018年有序联系度熵均大于 0.9,处于均衡等级,是
              皖中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最高的区域。②六安、滁州两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科技水平的逐年提
              高,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逐步由 2014年以前的临界等级逐步向均衡等级靠近,特别是六安市 2009—

                     1
                —  1 3 0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