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3年第54卷第1期
P. 86

采用膨胀土的收缩曲线可划分不同含水率 w对应的团粒孔隙率 n 、裂隙率 n 和沉陷率 n 所占
                                                                             (a)         (c)         (s)
              比例,如图 2所示:线段 AB、BC、CD分别表示 n 、n 和 n ;n 与 w的关系可用最大孔隙率
                                                             (s)  (c)    (a)  (a)
              n 与最小孔隙率 n 间的收缩曲线描述。在干燥失水过程中,n 逐渐减小,而 n 和 n 逐渐增大
               max              min                                      (a)              (c)   (s)
              (与图 1反映的规律一致)。这里将 n 和 n 之和称为团粒外孔隙率 n                                ,表示土层收缩过程中团粒
                                                (c)  (s)                      (e - a)
              区域外产生的裂隙和沉陷。
                  此外,这里在描述膨胀土干燥失水收缩过程中不同孔隙区域所占体积比例与湿度关系时,除采用
              孔隙率 n与含水率 w的关系外,亦可通过孔隙率的最大、最小值(n 和 n ,3.1节详述其定义)和最
                                                                           max   min
              大含水率 w 进行归一化,可得到归一化的孔隙率 N和含水率 W的关系:
                        max
                                                  N = (n - n )?(n - n )                                 (1)
                                                         min    max  min
                                                        W= w?w                                          (2)
                                                               max

              3 数学模型推导


              3.1 团粒孔隙率、沉陷率和裂隙率之间的关系 依据第 2节的假定,可将膨胀土的总孔隙率分为:
                                                    n =n + n + n                                        (3)
                                                     (t)  (a)  (c)  (s)
                  依据文献[31],将膨胀土样反复胀缩循环后可得到稳定的收缩曲线,这种稳定收缩曲线的最大值
              n 与最小值 n 之差称为可逆孔隙率 n                   ,N     为其归一化值:
               max         min                    (rev)  (rev)
                                             n   =n - n = n + n + n - n                                 (4)
                                              (rev)  max  min  (a)  (c)  (s)  min
                                                 N    =N + N + N =1                                     (5)
                                                   (rev)  (a)  (c)  (s)
              式中:n 等同于 n ;n 实质为团粒区域的不可逆孔隙率;N                               =(n - n )?(n - n );N 为归
                      max       (t)  min                                (rev)  max  min  max  min    (a)
              一化团粒孔隙率,N =(n - n )?(n - n );N 为归一化裂隙率,N =n ?(n - n );N 为
                                (a)    (a)  min  max  min    (c)                 (c)  (c)  max  min    (s)
              归一化沉陷率,N =n ?(n - n )。
                              (s)  (s)  max  min
              3.2 团粒孔隙率的描述 已有学者采用三种思路预测膨胀土的收缩曲线:①仅定量描述膨胀土整条收
              缩曲线中的某一阶 段         [32] ;② 假定 每个 阶段 的曲线形 状以 定量 描 述 整 条 收 缩 曲 线 中 的 所 有 阶 段               [33] ;
              ③依据整条收缩曲线的形状推得表达式                   [34 - 36] 。本文借鉴第③种思路,经过反复试算,得到表征团粒孔
              隙率与含水率关系的收缩曲线表达式:
                                                                             - λ
                                                      λ
                                                              λ
                                         N =(1 + ξ )W ?(1 + ξ W ) =(1 + ξ )?( ξ + W )                   (6)
                                           (a)
                                                                      - λ
                                            n =(n - n )(1 + ξ )?( ξ + W ) + n                           (7)
                                             (a)   max  min                min
              式中 ξ 和 λ为拟合参数。值得注意:式(6)(7)需确定 4个参数( ξ 、λ 、n 和 n ),不仅较 Groenevelt
                                                                                max   min
              等  [34] 和 Peng等  [35] 的模型参数有所减少,而且式(6)(7)的参数可通过收缩试验确定。
              3.3 团粒外孔隙率的描述 这里将裂隙率和沉陷率之和定义为团粒外孔隙率 n                                       (N    为其归一化
                                                                                       (e - a)  (e - a)
              值),以描述土层收缩时在团粒以外形成的孔隙。在干燥失水过程中,团粒孔隙率逐渐减小,而团粒
              外孔隙率逐渐增大,故可将式( 6)代入式(5)得到归一化团粒外孔隙率 N                                 的表达式:
                                                                                (e - a)
                                                                      λ
                                                                               λ
                                        N    =N + N =1 - N =(1 - W )?(1 + ξ W )                         (8)
                                          (e - a)  (c)  (s)  (a)
              此外,可将式( 7)代入式(4)得到团粒外孔隙率 n                      的表达式:
                                                          (e - a)
                                                                           λ
                                                                  λ
                                            n    =(n - n )(1 - W )?(1 + ξ W )                           (9)
                                             (e - a)  max  min
              3.4 沉陷率和裂隙率的描 述   假 定沉 陷率 与团粒外 孔隙 率成 正 比,可 得到 归一 化沉 陷率 N 的表
                                                                                                    (s)
              达式:
                                                                            λ
                                                        λ
                                         N =n  (s)max (1 - W )?[(n - n )(1 + ξ W )]                    (10)
                                          (s)
                                                                   min
                                                               max
              进而根据归一化定义得到沉陷率 n 的表达式:
                                             (s)
                                                               λ
                                                                        λ
                                                n =n  (s)max (1 - W )?(1 + ξ W )                       (11)
                                                 (s)
              式中:n    (s)max 为 W= 0 时的最大沉陷率,即 n       (s)max = n (W= 0 ),可按照如下步骤确定:
                                                            (s)
                  (1)依据文献[37 - 38],模拟典型土层失水收缩时,可将其简化为若干个形如长方体的理想土块
                                                                                                 —  8 1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