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126

结果较好,与文献[22]方法演算结果相差不大,能反应临清出流过程。
                                             表 1 秤钩湾—临清流量计算结果对比

                  指标         文献  [22] 演算临清流量        本文方法演算临清流量(矩形)              本文方法演算临清流量(抛物线型)
                  RMSE             6.07                     10.71                         10.76

                   R 2             0.99                      0.99                         0.99
                                                                                             n
                                                                                            ∑ (Q(i) - Q 1 (i)) 2
                                                                                            i =1
                         2
                                                      2
              注:可决系数 R =1 -  ∑ [Q(i) - Q 1 (i)]? ∑ [Q(i) - AQ ],式中 AQ是出流的平均流量;均方根误差 RMSE= 槡       n
                                          2
                  本文方法演算出不同断面处的流速情况对比如图 6,可以看到,两种概化方式下,临清断面处流
              速情况与图 5中的流量过程线一致,计算结果具有可靠性。由图 6中不同断面的流速情况可以看出,
              矩形断面下,各断面流速于 8月 21日达到最大,其中临清断面流速为 1.6m?s。同时,抛物线型断面
              下,各断面在 8月 22日达到最大流速,其中临清处流速最大,为 1.37m?s。




















                                              图 5 称沟湾—临清流量过程线(1961年)























                                                图 6 不同等效河道断面处流速情况

              4.2 合理性分析 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用的是洪峰流量,而非入流过程,不同流量下相应的河道概化断
              面也会出现偏差,选用洪峰流量进行演算,是考虑到洪峰流量是最值得关注的特殊情况。因此,不同
              入流及时间变化都是非线性分析的重要考虑因素。从表 2和图 7可知,当输入的洪峰流量分别为 200,
                         3
                                                                          2
              400,600m ?s,概化断面为抛物线型时,3种拟合效果均较好,R均趋于 1,且 RMSE均小于 16。但
              不同的洪峰流量在计算得到的洪水涨落过程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体现了非线性的特征。从这三种
                                               3
              计算结果来看,当洪峰流量为 400m ?s时,误差最小。
                     6
                —  1 2 2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