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4期
P. 43

关联系数均大 于 0.84。生 理 生 长 指 标 中 净 光 合 速 率 与 大 豆 产 量 的 关 联 度 排 第 5,关 联 系 数 达 到 了
              0.841,可将大豆生长期间易监测的净光合速率作为大豆受渍产量变化的指示指标。
                                          表 2 不同排水控制深度下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

                                                                                                      2
                  处理        单株实荚数        单株空荚数        单株分枝数         单株粒数         百粒重?g        产量?(kg?hm )
                  WTvar        19.7         9.1          2.6          31.0         20.8          2008.9
                  WT50         23.6         3.4          3.2          37.9         21.6          2341.3
                 WT100         17.2         4.3          3.1          28.0         21.5          1744.5
                   CK          29.3         9.5          5.2          46.4         22.1          2888.3

                                               表 3 产量与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

                  指标       关联系数       排序         指标       关联系数       排序         指标        关联系数       排序
                单株实荚数       0.971      1      果干物质量        0.943      3       净光合速率        0.841      5
                 单株粒数       0.950      2      茎干物质量        0.847      4     叶绿素相对含量        0.785      9
                 百粒重        0.785      8      叶干物质量        0.826      6        气孔导度        0.725      13
                单株分枝数       0.732      12     荚干物质量        0.755      11       蒸腾速率        0.604      15
                单株空荚数       0.497      16     根干物质量        0.685      14      株高增长量        0.789      7
                                                                              叶面积指数        0.776      10

              3.5.3 大豆品质 不同排水控制深度下大豆品质变
              化如图 9所示。受渍处理的蛋 白质 含量 均小 于 CK,
              WTvar、WT50和 WT100的 大 豆 蛋 白 质 含 量 分 别 比
              CK减小 7.3%、6.9%和 8.1%。受渍处理的油分含量
              均大于 CK,WTvar、WT50和 WT100的 油 分 含 量 分
              别比 CK增大 4.8%、7.5%和 7.8%。综合分析品质指
              标可以看出,受渍减小 蛋白质 含量,蛋白 质和油 分
              含量在受渍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4 讨论与探索


              4.1 渍后排水调控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本研究                                   图 9 不同排水控制深度的大豆品质
              发现,减小排水控制深度将减少地下排水量、排水历时、地下水埋深和增大土壤含水率。这是因为减
              小排水控制深度会缩减排水空间范围以降低排水量,缩短排水历时,使得土壤保留更多水分,进而提
              高土壤含水率,更利于保墒             [25] 。尽管非排水期间的蒸散发导致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率持续下降,但
              排水期间积蓄的土壤水分传递到非排水期间后,依然使得整个生育期保持较浅地下水埋深和较大土壤
              含水率。
                  现有研究把渍前、渍中和渍后作为整体来探讨排水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                                  [10] ,本研究摒除渍中变化
              影响,进一步探讨仅渍后改变排水控制深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本研究发现渍后排水控制深度最小
              的 WTvar处理明显减少了地下水埋深和增加了土壤含水率,致使渍后根区土壤水分盈余时间延长。而
              渍后排水控制深度最大的 WT100处理较 WTvar处理增加了排水总量,导致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
              降幅最大,易造成过度排水,使渍前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当排水控制深度为 50cm时(WT50处理),
              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在渍后快速降至适宜大小的同时也可蓄留部分水分以减少渍前受旱胁迫。
              4.2 渍后排水调控对作物生长生理的影响 受渍对作物生长生理影响明显,尤以渍后变化最明显。渍
              后大豆生长生理指标相对值先持续下降,后逐渐恢复,这可能是大豆在受渍胁迫解除初期根部环境尚

                                                                                                —  4 6 1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