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73

(3)代入式(4)求得水力参变数 ψ;
                  (4)根据式(12)计算出对应的 A 值;
                  (5)将上述计算得到的数值代入式(9) 求
              解出水深 h′, 如此时的 h′与假定的 h 值不在误
              差范围内, 则重新假定水深 h 重复试算, 直至
              二者相等。

              4  摩阻计算方法检验结果与方法改善


              4.1  检验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 黄河下游选
              取花园口、 夹河滩、 高村、 孙口、 艾山、 泺
              口、 利津这 7 个水文站以及土城子段(泺口站
                                                                  图 6  修正的摩阻参数 A 和水力参变数 ψ 间的关系
              以下 35 km) 的实测资料。 主要从黄河水利委

              员会测量并编制的《黄河水文年鉴资料》 及相关文献中收集整理, 得到流量 Q、 河宽 B、 平均水深 h、
              床沙代表粒径 D 等数据, 共有 1949—2020 年黄河下游的 2450 组实测数据。 各测站的水力要素范围见
                             50
              表 1。
                                                表 1  研究数据各水力要素范围
                 测站        Q∕(m ∕s)      B∕m         h∕m        V∕(m∕s)      D 50 ∕mm      n         组数
                              3
                花园口        84~7160     146~3790    0.67~6.00   0.50~3.33   0.035~0.329  0.004~0.059  502
                夹河滩        98~5250     108~1320    0.68~6.10   0.46~2.87   0.052~0.265  0.004~0.038  330
                 高村        61~6060     165~1940    0.58~4.36   0.40~2.81   0.020~0.233  0.006~0.036  445
                 孙口        63~4420     152~716     0.59~3.90   0.36~2.59   0.045~0.200  0.003~0.025  366
                 艾山        52~9270     203~807     0.56~6.30   0.42~3.45   0.062~0.091  0.005~0.027  268
                 泺口        43~3440     63~276      1.13~8.00   0.45~2.15   0.014~0.269  0.006~0.056  230
                土城子        88~3980     279~807     0.59~1.91   0.45~2.81   0.060~0.090  0.005~0.02    33
                 利津        23~4690     78~555      0.52~4.86   0.33~2.59   0.031~0.319  0.007~0.036  276


                  在评估公式适用性时除利用图示法判别点群分布外, 还要采用统计指标加以计算, 见表 2。
                                                      表 2  检验指标
                  统计指标               表达式                                     含义
                                       N
                                           -
                  均方差                 ∑ (P i O i )  2  评估一组数据相对于其平均值的分散程度, 指标越接近 0 表明离散性越小
                                      i = 1
                              RMSE =
                                         N -1
                                   N
                                       -   
                                             -   
                                  ∑ (O i O)(P i P)
                                  i = 1
                  相关系数    CD =                        衡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指标越接近 1 表明相关性越好
                                 N          N
                                     -    2
                                                -    2
                                ∑ (O i O)  ∑ (P i P)
                                i = 1      i = 1
                                      N
                                   100   P i  - O i
                  相对误差         RE =  ∑               衡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指标数值越接近 0 表明误差越小
                                   N i = 1  O i
              注: P 为计算值; O 为观测值; N 为数据组数。
              4.2  检验结果  根据水深试算流程, 把表 1 中流量小于 500 m ∕s 的 621 组实测资料全部加入到验证资
                                                                       3
              料之中, 对本文修正方法进行检验的图示结果见图 7, 并给出验证指标。
                  由图 7 可以观察出, 本文方法图示检验精度明显提高, 其相关系数为 0.821, 相对误差为 17.5%,
              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水流强度下动床摩阻的变化, 使不同能态区的水深计算精度都比
              较高。
                —  6 8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