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91

律范畴; 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那部分水是否属于水资源的范畴, 如果是, 被生态系统直接利用的雨水又
              算不算水资源      [7-8] , 被污染的水又是否属于水资源            [9] , 暂时不能被利用且有可能造成灾害的洪水又是否
              属于水资源     [10-11] 。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 这是毋庸置疑的。 自然资源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作为自然
              资源的自然事物必须对人类 “有用”, 这一点是普遍的共识                         [12-15] 。 然而以水体为基础又相互关联的众多
              涉水利益, 比如水能、 水运、 纳污能力、 水景观等, 是否属于水资源概念的应有之义                                  [10,16-18] ; 国家对水
              力发电这种本身不消耗水量的活动收取水资源费的依据何在, 等等, 均有待从法学视角予以澄清。
                  在水资源概念无法准确界定的情况下, 水资源资产的范围, 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性质、 内容及范
              围是含混不清的, 哪些涉水利益应该被纳入了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范围, 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客
              体进而作为水权的客体, 也是含混不清的                   [19-20] 。 从法学视角深入研究水资源概念, 给出合理、 清晰、
              准确的法学定义, 是正确开展水资源资产理论和水权理论研究, 合理有效地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是一

              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关于既有水资源定义的形式逻辑解析


                  明确一个概念的过程就是逐步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21] 。 总结国内外权威工具书、 自然科学
              学者、 法学学者和实定法对 “水资源” 这一概念的表述, 笔者发现, 不同表述中反映水资源内涵的关
              键词主要有 “水” “水量” “水体” “水源”, 其中以 “水” 为关键词的占绝大多数。 ①以 “水” 为关
                                                                       [17]                            [22]
              键词的有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                、
                                      [23]                         [24]                                [25]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              、 英国 1963 年 《水资源法》          、 《国际水文学术语词典(第 3 版)》                 、
                                                                                                  [26] , 以及
              乌克兰 1995 年 《水法典》、 《南非国家水事政策白皮书》、 2006 年发布的 《俄罗斯水法典》
              陈梦熊   [16] 、 黄万里 [16]  、 施德鸿  [16] 、 汪劲 [27] 、 金瑞林 [12] 、 韩德培 [28]  等学者表述。 ②以 “水量” 为关键
                                  [29]                                    [30]  , 以及陈家琪  [16] 、 斯宾格列尔   [31]
              词的有 《经济大辞海》            、 国际水文学词汇(UNESCO∕WMO, 1992)
                                                                         [32]                     [26] 。 ④以
              等学者表述。 ③以 “水体” 为关键词的有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水源” 为关键词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制定的 《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
                         [24] , 以及刘昌明   [16] 、 蔡守秋  [33]
              册》 (1977)                               等学者表述。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 由被定义概
              念、 定义概念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21]  。 分析发现, 上文所列的众多水资源定义基本都符合下列表述
              格式, 或者可以规范为下列表述格式: 水资源(被定义项)是指(定义联项) “……” (定义概念)。
                  用 “属” 加 “种差” 的方法给概念下定义时, 首先要找出被定义概念邻近的 “属概念” (上位概
              念), 然后找到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区别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它种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 “种差”,
              再通过 “种差” 对 “属概念” 进行限制, 以得到被定义概念的定义。 可用公式表示为: 被定义概念 =
              种差+邻近的属, 也就是: 水资源(被定义项)是指(定义联项) “……” 的(种差) “……” (属概念)。
              概念的外延愈大, 则内涵愈少, 外延愈小, 则内涵愈多, 这称为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1]  。
                  运用 “种概念” 和 “属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反变关系规律, 分析 “水” “水量” “水体” “水源” 这
              4 个概念是否适合作为 “水资源” 这一 “种概念” 的 “属概念”, 也就是分析这 4 个概念的外延能否包含
              “水资源” 概念的外延, 而 “水资源” 概念的内涵又是否多于这 4 个概念的内涵。 鉴于作为研究目标的 “水

              资源” 概念的内涵尚不明确, 本文以 “水” “水量” “水体” “水源” 这 4 个概念的外延作为分析的起点。
                  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划分, 即把一个 “属概念” 分成若干个 “种概念”。 要正确地对概念

              进行划分, 应遵守以下划分规则:
                  ①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
                  ③划分的子项必须是相互排斥的。
                  按照上述规则, 对 “水” “水量” “水体” “水源” 四个属概念进行划分: 水是含有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          [17]  ,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 液态和气态 3 种聚集状态存在                    [34]  , 按照含盐量可分

                —  8 6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